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始建于1963年,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四所腫瘤醫院之一。醫院坐落在山巒之下,醫院兩側被郁郁蔥蔥的樹木環繞。
?
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學科帶頭人,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邵國良教授,是全國介入領域知名專家,浙江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引領著浙江介入醫學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
影像數據是無生命的,卻能通過醫生的運用拯救生命。介入放射學是和影像診斷緊密結合的診療體系,一直關注著國內外影像技術進展的邵國良教授,很早就注意到了掌上超聲這一產品。
?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邵國良教授參觀了思多科的掌上超聲展臺,這款可以媲美中低檔大型超聲成像質量的掌上超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
此后,這款掌上超聲產品便進入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按介入科試用。以往,超聲設備多數只能放在專門的超聲科室,而現在它可以隨身放在臨床醫生的白大褂里面,隨取隨用。
?
掌上超聲由于體積小、無線,圖像質量好非常適合于引導穿刺、介入手術、床旁診斷等場景,成為了醫生的掌上“GPS”,進入科室后得到醫護人員的一致認可和喜愛。
?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科為什么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掌上超聲在臨床應用中,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動脈網采訪了邵國良教授。
?
掌上超聲:穿刺可視化減少風險提高效率
?
在誕生之處,掌上超聲是希望借助小型化設備讓更多基層診所擁有低成本診斷工具。在臨床科室中,掌上超聲在介入、護理、麻醉、心內等科室均大有可為。對于臨床各科室介入、靜脈穿刺,掌上超聲引導下可以提高成功率,同時臨床醫生可以幫助自己快速了解胸腹水、肺部超聲、血容量情況、心包積液等,做到快速的判斷病情。
?
如何讓掌上超聲走出超聲科,真正落地在更多場景?介入科將是一個很好的窗口。
?
介入放射學是和影像診斷緊密結合的診療體系,具有影像診斷與微創治療為一體的鮮明學科特點。
?
介入放射學是指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導絲、導管等介入器材,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科學,被稱為現代臨床治療學中繼內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診療體系。介入放射學具有微創、高效、便捷、安全、可重復強等優點,從許多方面改變了傳統的內、外科治療模式。相比于其他臨床科室來說,介入科醫生對于影像診斷更富有經驗。
?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介入科作為浙江省介入學科發展的高地,在邵國良教授的帶領下,一直推崇大介入理念。
?
所謂大介入理念,就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服務模式的轉化,各種介入技術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除了傳統的醫學影像學,消化內鏡、神經、急診、超聲等多學科、多類別、多領域介入技術迅猛發展。多種影像設備結合,多學科交融合作,為廣大患者帶來先進的介入微創治療新方法,這就是邵國良教授一直以來推崇的大介入理念。
?
引入掌上超聲設備結合DSA等血管造影設備,增加了介入科醫生的單兵作戰能力。
?
邵國良教授打了個比方:“掌上超聲這樣手槍式的武器,簡單但實用,對于我們來說,多一個手槍將解決很多問題。”
?
在床旁診斷場景中,邵國良教授表示:“掌上超聲體積小巧,可輕易放入白大褂口袋,我隨身帶著掌超查房,有患者自訴腹脹,可以立刻為他做簡單的超聲檢查,看看是不是存在腹水;有患者雙腳腫脹,我可以通過掌超,當場判別是否存在下肢靜脈血栓;肝癌患者我可以用掌超大致觀察病灶的大小,部位。有了掌上超聲,我可以對一些常見的病情變化做出判斷,而不需要立即讓患者去超聲科排隊。”
患者深靜脈檢查
?
在介入穿刺引導環節中,醫生可以利用掌超引導抽吸、穿刺、插管等過程。如果進行盲穿,醫生需要具有豐富經驗才可以完成。同時,盲穿有一定的風險。在掌上超聲引導下的精準穿刺也可以避免多次穿刺。相比于X射線引導下的穿刺,超聲引導穿刺避免了醫生和患者的輻射風險。
?
經過多次的臨床試用,邵國良教授也發現,他最擔心的掌上超聲圖像分辨率和穿透率等質量問題,并沒有出現。
?
思多科掌上超聲GPU架構加諧波,圖像流暢,分辨率高,幾乎無延遲或卡頓情況。穿刺的過程中,針頭超聲下成像近乎同步,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
同時,其擁有特殊的芯片和算法,不僅可在平板或手機上成像,還可隨意放大圖像,同時保證清晰的圖像質量。甚至還可以開啟投屏功能,圖像實時傳輸不失真,也無需助手隨時舉著平板。”?
特別適合基層醫療單位
?
任何一項新技術進入科室應用時,剛開始都會面臨質疑。對于醫生來說,日常工作強度較大,如果新技術學習周期過長,將受到醫生抵觸。而介入科的醫護人員和掌上超聲的磨合適應期較短。
“我在一天內就基本掌握了掌上超聲的使用方法。另外,掌超內置電池,可持續工作4.5個小時,還搭配了無線座充,隨充隨用,不會出現工作時沒電的窘況。掌上超聲使用無線連接,擺脫了繩線纏束的不便,更加利于手術操作,套上無菌膜就可以直接掃查。”手術室護士長對此特別滿意。
“掌超有這么多的好處,超聲科的大機器是不是顯得多余了?當然不是,掌超作為一種便捷的初篩工具,便捷、高效,節省病患和醫生的時間,但如果遇到疑難的病例當然還是需要去超聲科做進一步檢查。”
而對于基層醫療單位來說,它們不僅缺高級別的醫生,也缺一些高效便捷的醫療設備。邵教授說:“據我了解,掌超還可遠程實時分享高清圖像,方便專家指導。有些沒有影像學背景的醫生、護士,下基層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機將圖片實時傳輸給我,我可以指導他們開展一些介入操作工作” 。
?
而在不久的將來,思多科掌超可以通過5G遠程技術來開設一個遠程平臺,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在遠程平臺上來教學和培訓,給基層醫院傳金送寶,發揮掌上超聲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