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醫療器械的驗證和確認都困擾著大家。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并就大家關心的驗證與確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供朋友們參考。歡迎轉發此文,作為對我們辛勤原創的支持和認可!
◆◆一、驗證和確認的定義與區別◆◆
驗證(verification)指的是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確認(validation)指的是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是設計開發過程的重要階段,法規中有著明確的要求。
設計驗證指的是企業應當對設計和開發進行驗證,以確保設計和開發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
設計確認指的是企業應當對設計和開發進行確認,以確保產品滿足規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預期用途的要求。
驗證:企業應當對關鍵工序重要參數進行驗證。其中關鍵過程指的是對產品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工序。
確認:企業應當對生產的特殊過程進行確認。當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輸出不能或沒有被后續的監視或測量加以驗證時,缺陷在產品使用中或服務已交付之后才會顯現。確認應能證實這些過程持續實現所策劃的結果的能力。
常見的驗證和確認項目
◆◆二、兩者的區別◆◆
驗證和確認主要表現在對象不同;方法不同;結果不同。
1、驗證針對的是結果,確認針對的是過程;驗證采取的方法通常是試驗法,確認采取的是系統的方法;
2、驗證的結果是證實被試驗的對象在某一條件下符合規定的要求。確認的結果是證實運用該過程可以在某個范圍內持續產生符合要求的輸出。
3、驗證常用于操作規程(或方法)、生產工藝或系統,如性能驗證、有效期驗證、糾正措施驗證;確認通常用于廠房、設施、設備儀器及特殊過程;
驗證和確認緊密聯系卻又和而不同
驗證要保證“設定的指標達成”,而確認則要保證“做的產品管用”;
驗證注重“過程”,確認注重“結果”;
驗證是自我視角,確認是客戶視角。
驗證與確認對比表
|
驗證 |
確認 |
|
定義 |
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
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
|
對象 |
針對的是結果 |
針對的是過程 |
|
方法 |
內部:功能性能測試 外部:檢測所送檢 |
內部:組織醫生或病人試用 外部:臨床試驗、評價 |
|
結果 |
證實被試驗的對象在某一條件下符合規定的要求 |
證實該過程在某范圍內持續符合要求 |
|
設計開發階段 |
設計和開發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 |
產品滿足規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預期用途的要求 |
|
性能驗證、方法學驗證、工藝驗證、有效期驗證、穩定性驗證包裝與運輸驗證、注冊檢驗等 |
臨床評價為主(臨床試驗、免臨床和同品種對比) |
||
生產階段 |
對關鍵工序進行驗證 |
對特殊過程進行確認 |
|
關鍵部件安裝、調試、包裝等,各種效果驗證,如消毒、清洗、糾正措施等 |
焊接、熱熔、滅菌、注塑、封口等 |
||
設施設備 |
自行設計的工裝設備要進行驗證 |
按照GHTF過程確認指南進行安裝確認、運行確認和性能確認 |
|
軟件 |
/ |
采用的計算機軟件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應當進行驗證或確認。? |
|
再驗證再確認 |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須進行再驗證或再確認: |
||
|
|
|
|
◆◆三、常見確認項目的要點◆◆
其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安裝確認(IQ):有客觀證據支持,即正確地考慮到所有符合廠商規格的過程設備和輔助安裝系統的主要布置和設備供應商的說明。
IQ考慮事項包括:設備設計特點(如清潔裝置的結構材料等)、安裝條件(布線、實用性、功能性等)、校準、預防性保養、清潔計劃 、安全特性 、供應商文件、印刷品、圖樣和手冊、軟件文件、零部件清單、環境條件(如清潔室的要求、溫度和濕度)
有時候,活動的實施是發生在設備供應商處、設備發運前的。設備供應商可在他們的機構內(對設備)進行測試并分析結果,以決定該設備的發運。供應商鑒定資料的拷貝應用作指導文件,以獲取基礎數據和補充安裝鑒定。但是,僅立足設備供應商的確認結果往往是不足夠的。每個醫療器械廠商基本上要負責評估、質疑和測試該設備并判定該設備是否能適用于生產特定的器械。該評估可能會引起對設備或過程的修改。
▲操作確認(OQ):有客觀證據支持,即使產品符合所有預定要求的過程控制范圍和作用程度。
這個階段,過程參數應不斷被調整以保證能產出一個在預定生產條件下的,符合所有規定要求的產品,如(進行)最壞情況測試。在日常生產和過程控制當中,需要做的是測量過程參數和/或產品特性以促進在各個作用程度上對生產過程進行調整,并保持一個控制狀態。為判定過程強度并防止趨向最壞情況條件,應對這些作用程度進行評估和確立,并形成文件。
OQ考慮事項包括:過程控制范圍(時間、溫度、壓力、線速度、啟動條件等) 、軟件參數 、原材料規格、過程操作程序、材料處理要求、過程修改控制、培訓、短期穩定性和過程能力、可能的故障狀態、作用程度和最壞情況條件、統計學有效技術的使用,如采取篩選試驗來規定主要過程參數,采取統計學試驗設計來優化過程,使其能在這個階段中使用。
▲性能確認(PQ):有客觀證據支持,即在預期條件下,過程連續地產出符合所有預定要求的產品。
PQ考慮事項包括:OQ階段的真實產品、過程參數和建立的程序、產品的可接受性、如OQ階段建立的對過程能力的保證、過程的重復能力和長期過程的穩定能力。
過程調整應模擬真實生產條件下碰到的情況。調整應包含如在OQ階段建立的,通過書面標準操作程序允許的作用程度所確立的條件范圍。該調整應重復進行足夠的次數以保證結果的意義和一致性。
應對過程和產品數據進行分析,以決定和過程輸出相對應的變化的正常范圍。了解輸出的正常變化對于決定過程是否在控制狀態下操作和能否連續產生規定輸出是相當關鍵的。
OQ和PQ的輸出之一是使連續監控和(設備)保養的好處得到發展。同時,應分析過程和產品數據,來確定任何可以通過可控制原因進行調整的變化。依過程性質和其靈敏性而定,可控制原因包括了:溫度、濕度、電源改變、振動 、環境污染 、加工水的純度、光線 、人的因素(培訓、人機工程學因素、壓力等等)、材料的可變性、設備的磨損和破壞
應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消除引起變化的可控制原因。消除引起變化的可控制原因將減少過程輸出的變化和形成更強的保證力度來保證輸出一致符合規格。
3Q要素一覽表
針對進行滅菌、工藝用水、工藝用氣、封口、清洗等常見的確認項目,韓老師根據法規要求對確認關鍵參數和要點進行匯總整理,具體詳見下表。
???常見醫療器械3Q確認要點一覽表
項目 |
過程 |
關鍵參數與要點 |
滅菌確認 |
安裝確認 |
1)設備供應商資料(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等) |
運行確認 |
1)滅菌柜柜壁、空間溫度均勻性; |
|
性能確認 |
1)物理性能鑒定:在規定預處理(如有)時間結束時,被滅菌物品處于預處理規范規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范圍內;加入蒸氣時溫度與壓力升高的關系;向滅菌器室內加入滅菌劑時,被滅菌物品的溫度和濕度在滅菌過程規范規定的范圍內;氣體滅菌劑已經加入滅菌器室內;溫度和濕度及其他適用參數處于滅菌過程規范規定的范圍內;在整個作用時間內,被滅菌物品保持在規定的物理條件(包括EO濃度、壓力、濕度、溫度)下;在通風過程中,被滅菌物品保持在規定的溫度范圍內;通風后EO和其反應產物的殘留水平應低于規定的限度。 |
|
其他 |
滅菌確認完成后,還應對滅菌過程對產品其它性能(如化學性能、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的影響進行確認,以確定該滅菌過程適宜于其產品。? 如需要重復滅菌的,還應對重復滅菌情況進行確認,包括滅活確認、其它性能確認(如化學性能、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等)。 |
|
工藝用氣 |
安裝確認 |
1)壓縮空氣系統的制造商、品牌、型號、序列號或設備識別號(固定資產號)、安裝位置、壓縮空氣系統的組成及配置。 |
運行確認 |
1)確定壓縮空氣系統的關鍵參數和接受標準,如露點(水分)、油分、塵埃粒子和微生物等。標準應當符合設計要求;塵埃粒子和微生物指標應當不低于其使用環境的潔凈度級別。 |
|
性能確認 |
1)本階段應當在正常使用和運行參數下,對總送氣口及所有使用點進行測試。測試應當進行三次,每次至少間隔8小時,以確認壓縮空氣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測試包括露點(水分)、油分、塵埃粒子和微生物,測試結果應當符合標準要求。測試點應當在工藝流程圖P&ID圖上標注。 |
|
再確認 |
再確認是指一項生產過程、一個系統(設備)或者一種原材料經過驗證并在使用一個階段以后,為證實其驗證狀態沒有發生漂移而進行的確認。一般針對以下情況應當重新確認: |
|
清洗過程 |
安裝確認 |
1)清洗過程的環境應當符合要求。 |
運行確認 |
1)設備可以按照預定設計的參數運行。 |
|
性能確認 |
1)應當使用按照正常工藝下生產的產品作性能確認。應當通過預期使用的清洗過程。 |
|
再確認 |
1)經過一定周期。 |
|
封口過程 |
安裝確認 |
1)安裝條件,如工作電源等;設備在標稱的設計參數下可正常運行,如加熱溫度、冷卻溫度、封口速度、壓力、預熱時間等; |
運行確認 |
1)一般應根據具體的無菌包裝材料和封口設備,識別關鍵過程參數并確定各過程參數的特性曲線,如加熱溫度、冷卻溫度、壓力、封口速度、預熱時間等;建議利用高一級精度的設備對以上參數的特性曲線進行確認; |
|
性能確認 |
1)應使用帶有實際產品或模擬替代物的醫療器械包裝; |
|
回顧性驗證 |
適當時,可以進行回顧性驗證。對于已使用的無菌包裝封口過程,過程確認也可以利用產品試驗數據、生產過程記錄、產品檢驗記錄等歷史數據。這些數據應完整,且一般應: |
|
再確認 |
1)生產一定周期后; |
|
工藝用水 |
安裝確認 |
1)工藝用水系統所處的環境是清潔的。 |
運行確認 |
1)工藝用水系統試運行,確定預處理系統、脫鹽裝置、后處理裝置、貯存裝置、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能夠按照預定的設計參數及上下極限參數正常運行,并能生產出符合標準要求的工藝用水。 |
|
性能確認 |
1)本部分驗證是為了保障工藝用水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
|
再確認 |
1)生產一定周期后。應每年對工藝用水系統進行再確認,或可采取對歷史數據的回顧和總結的方式對水系統進行再確認。 |
參考文獻:
1、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2、ISO13485:2016醫療器械 質量管理體系 用于法規的要求
3、醫療器械GMP現場檢查指導原則
4、無菌醫療器械現場檢查指導原則.
5、醫療器械工藝用水質量管理指南
6、醫療器械工藝用水系統確認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7、醫療器械產品清洗過程確認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8、醫療器械無菌試驗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9、醫療器械滅菌工藝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10、醫療器械工藝用氣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11、無菌包裝封口過程確認檢查要點指南(北京局)
12、FDA21CFR820質量體系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