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為期8天的全國“兩會”正式結束。兩會召開前夕,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保障”位列熱詞榜第三位,其中“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是網民最希望改善的民生領域。作為人民群眾健康的基本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的高覆蓋率與高報銷率使其成為醫療健康領域重要一員。尤其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帶量采購”迅速推進,醫保已成為帶動“三醫聯動”改革的“排頭兵”。那么,在醫保領域,今年兩會代表和委員都有哪些關切與建議?小編從醫保內容、支付方式、長護險、醫保制度建設四大板塊梳理相關議案提案,幫您更好理解醫保領域的熱點與難點。
一、醫保內容要“更周到”
1、建議醫保目錄保留乙類OTC藥品
兩會召開前夕(4月29日),國家醫保局公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計劃將9類藥品排除在醫保目錄之外,其中就包括乙類OTC藥品。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珍寶島藥業董事長方同華認為,乙類OTC藥品一直在醫保目錄、基藥目錄中占有一定比例,患者的認知與接受度都比較高,醫保納入一定OTC類藥品可以滿足我國醫療臨床需求、減輕患者醫保壓力。為此,他建議國家保留乙類OTC藥品,重新修訂醫療保險制度建議稿,取消第八條中“乙類OTC藥”將不納入《藥品目錄》的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也建議維持非處方藥現行醫保政策,他認為,與處方藥及甲類OTC藥品相比,乙類OTC藥品更符合醫保藥品“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這一遴選原則,是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保基本”功能定位的最好體現。
“應高度重視非處方藥在我國醫保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完善非處方藥醫保支付政策?!毙ソㄗh,不能簡單地把非處方藥“一刀切”調出醫保目錄,部分非處方藥經長期使用,確認為安全、有效和質量穩定的品種,應當可以依據法定規則和程序進入醫保目錄,避免因為是非處方藥而不予報銷。
2、完善城鄉居民高血脂門診用藥保障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經過調研發現,作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高血脂在預防、控制和醫療保障等政策上卻沒有得到與高血壓、糖尿病同等程度的重視。
粗略統計,國家最新版基本醫療保險目錄中,高血壓用藥共98種;糖尿病用藥62種;而血脂異常用藥僅13種。“血脂管理是目前‘三高共管’的最大短板,”霍勇指出。對此,他建議:
一要參照“兩病”政策保障血脂用藥,以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為依托,對血脂異常的參保患者門診發生的藥品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對基礎用藥的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要達到50%以上。
二要將針對高血脂的創新用藥納入醫保目錄,結合患者的危險分層管理,解決高?;颊叩亩夘A防血脂用藥需求。
三要做好與現有門診保障政策的銜接,對已納入門診慢性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圍的高血脂患者的待遇,繼續按現行政策執行。同時要做好與住院保障的銜接,進一步規范入院標準,推動合理診療和科學施治。
3、將出院后的慢病隨訪管理納入醫療服務項目
霍勇指出,心腦血管患者出院后的隨訪管理,被實踐證明可有效幫助患者管理高危因素,防止病程進展或事件再發。由此,他建議國家醫保局及時將該項工作納入醫院的醫療服務項目中進行支付,合理補償,激勵醫院和醫務工作者將患者隨訪管理常態化。
具體來說,一是建議國家醫保局制定相關政策,促進建立重點慢病患者出院后的隨訪管理體系,確定相應的病種范圍、管理內容,完善醫療服務收費和支付體系,通過醫保獎勵或補貼的形式體現在醫務人員的薪酬標準中。
二是建議國家醫保局建立的隨訪管理政策和補償體制可鼓勵醫聯體和醫共體內共同開展患者管理,明確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間在患者管理方面的職能屬性,分層合作,協同管理。
三是鼓勵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做好患者隨訪管理。建議提升遠程醫療與醫院慢病隨訪管理有機結合,利用中國目前相對成熟的區塊鏈技術,打造互聯網醫療慢病服務和醫保支付等網絡服務。
4、將新冠患者院后康復醫療納入醫保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副主委、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于欣偉指出,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特別是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盡管已經出院,但是受損的器官功能并未完全恢復,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部分患者可能遺留永久的功能障礙和殘疾。由此,他建議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醫療納入醫保,按比例給予報銷。
5、將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對現行養老模式帶來嚴峻挑戰,醫養結合成為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思路。為此,全國政協委員、何氏眼科醫院院長何偉呼吁,將設施完備、功能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范圍,重點將失能、失智、失獨老人醫養結合服務項目和診療費用逐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減輕這些人群的養老就醫負擔。
6、增加基層鄉鎮衛生院用藥目錄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后南堡村鄉村醫生劉貴芳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基層鄉鎮衛生院和鄉村診所,清開靈、脈絡寧等很多常用藥品都不在報銷范圍內,“這導致部分患病老人基層看病負擔增加,前往大城市看病又占用了本可以節省下來的醫療資料?!睘榇耍ㄗh,醫保政策能繼續下沉到基層,增加基層鄉鎮衛生院用藥目錄,使基層民眾受益。
7、將兒童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孫偉指出,罕見病種類眾多,兒童患者為數不少,患病兒童難以融入社會,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為此,她建議逐步將兒童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減輕患病兒童及其家庭的醫療和經濟負擔。
8、將產后抑郁診療費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方燕發現,女性產后抑郁產生的一系列費用,對大部分家庭來講負擔過重,導致放棄治療任由病情加重,進而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家庭的和諧。為此,她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產后抑郁診治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二、醫保支付方式要“更靈活”
1、及時推進醫保在線支付
全國政協委員、叮當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文龍指出,互聯網醫療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居家就醫購藥的需求,相對于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藥健康服務,醫保支付方式創新卻相對緩慢,醫保在線支付還僅停留在試水階段,影響了互聯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為此,他建議,在促進醫療、醫藥互聯互通的過程中,我國應及時全面的推進醫保在線支付,使醫保支付與商保支付并行,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醫療服務體系和醫保結算支付體系,解決群眾掛號難、看病難、買藥貴的問題。
2、醫保部門應動態調整醫療技術與服務價格
隨著藥品與耗材加成的取消,醫療技術與服務成為諸多公立醫院主要的收入來源。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建議,醫保相關部門應在調研的基礎上,盡快提高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價格,“目前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進展太慢,公立醫院的經營面臨著一定壓力?!?/span>
首先,一些醫療技術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地治療疾病,應盡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內。張偉指出,很多技術被發明出來之后,由于沒有納入醫保,高昂的價格使很多病人無法使用這項服務。她建議,醫保目錄應該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動態調整,而不是在固定的時間統一調整,盡快使老百姓享受到技術進步的紅利。
其次,醫保部門也應該根據醫療技術的綜合成本確定服務價格,不能讓醫院用了技術之后“做一例虧一例”。“如果持續虧錢,支出大于收入,醫院逐漸便沒有動力引進新技術了,而這不利于長期的醫療創新?!彼ㄗh,醫保部門應深入調研,全面評估醫療技術的引進與使用成本,制定合理價格,讓醫院能可持續地使用新技術、為老百姓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3、推進罕見病醫療保障“1+4”多方支付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丁潔指出,一些罕見病已經有藥可治,但是價格昂貴。為提高罕見病和多元醫療需求保障水平,她建議逐步推進罕見病醫療保障的多種支付方式機制。
為此,她提出了“1+4”機制:“1”是將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121種罕見病的相關藥物,逐步納入醫療保障,進入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或在政策容許的請況下,進入省級統籌范疇?!?”是建立罕見病專項救助項目、統籌安排慈善基金進入罕見病支付機制、引導商業保險進入罕見病醫療支付機制以及罕見病患者要支付力所能及的醫療費用。
三、長護險制度建設要“更公平”
1、推進長護險建設,構建新型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認為,推進長期護理險建設,構建新型養老服務保障體系,是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應有之義。姚衛海建議,各地要加強頂層設計,對籌資渠道、保障體系的構建、適用人群的申請和評估、護理的實施與結算、監督與評價等進行充分論證,設計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長護險制度。
2、在城市與農村同步推進長護險試點
我國目前帶有全面保障性質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均已實現城鄉人群政策全覆蓋。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局長于魯明認為,當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以解決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照護為主要目標,今后在擴大中不應有盲區。由此他呼吁,按照統籌城鄉政策框架的原則,在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中同步推進長護險試點。
數據顯示,未來我國農村的人口老齡化,在速度、程度方面均會超過城市,農村失能老人的養老照護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伴L護險試點應充分考慮到這一現實,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均等化為頂層制度設計原則,參照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做法,按照統籌城鄉的原則擴大試點?!庇隰斆鹘ㄗh。
3、促進商業保險參與長護險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教授張琳指出,制約長期護理保險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籌資問題。長期護理保險以基本醫療保險的形式難以持續開展下去,需要全方位的籌資體系,商業保險公司必須盡快參與進來并成為主要提供者,以減輕基本醫療保險的負擔。
對此,張琳建議:一是對于購買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稅收優惠;二是建議政府推動民政部、衛健委、醫保局等相關部門,共同成立課題組,制定統一的長期護理等級標準指導意見。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則建議,建立社保商業保險共享的長期護理數據庫。她認為,商業長期護理險的發展,依賴于長期經驗數據的積累、模型驗證和產品的迭代,成功的商業模式短期內很難建立。若想得到更準確、客觀的保險分析數據,各家公司自身積累的數據明顯是不充分的。由此,她建議政府牽頭,組織保險行業協同建立長期護理數據庫及共享機制,助力商業保險機構進入長護險領域。
四、醫保制度要“更優化”
1、加快醫療保障立法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認為,醫療保障事關14億人民健康的事業,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國家企業醫療服務、醫療保險業務,跟三醫、患者密切相關,跟社會文明人心安定密不可分,必須要依法推進。尤其是醫保目錄的制定與調整、藥品集中采購、如何支持國內和民族醫藥產業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規劃與法制化。
民革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也呼吁加速醫保高位頂層的立法進程。他認為我國醫療保障法律法規不僅滯后,而且法規體系非常不充分,亟待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拔覈t保涉及14億人口,數百萬個機構,千萬個從業人員,醫保基金撬動的相關技術產品和資金約有十萬億左右。這么大的體量,這么復雜的系統,如果在國家現代化治理當中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作為支撐,肯定不利于醫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span>
2、讓醫保由單純購買醫療服務向購買預防服務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何氏眼科醫院院長何偉呼吁,制定長效投入機制,將公共衛生服務與醫保結合,使醫保由原有的單純購買醫療服務向購買預防、康復等綜合型醫療服務發展。
“現實情況表明,預防可以有效降低國家在醫療上的投入,可以減少治病成本進而增加人民效益?!焙蝹ソㄗh,應提高預防投入,構建醫防結合的衛生服務體系,應制定長效投入機制,將公共衛生服務與醫保結合,使醫保由原有的單純購買醫療服務向購買預防、康復等綜合型醫療服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