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人們往往把手術的成功單純歸結于外科醫生的努力。事實上,每臺手術安全平穩運行的背后,都離不開麻醉醫生的全程“保駕護航”。臨床上,麻醉醫生需要控制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壓以及意識等多項指標。他們總是提前到達手術室,最后一個離開患者,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心血。可你知道嗎?我國麻醉醫生缺口高達30萬!雖然近年來有些國產麻醉機已經走向國際,但我國在高端麻醉機制造技術上與國際巨頭還是存在一定差距。麻醉困局何時能解?
?
一、麻醉的歷史
手術中用藥物麻醉減輕患者痛苦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可考證的史料記載,麻沸散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劑,而華佗使用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則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的外科手術。在現代麻藥出現之前,我國的醫者多采用中草藥作為麻醉為患者進行醫治。而西方國家則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開始逐漸關注手術的麻醉。1846年,在麻省總醫院手術室,Morton讓患者從他自制的簡單儀器中吸入乙醚蒸汽,成功進行了首次乙醚麻醉公開演示。這也標志著現代麻醉學誕生,乙醚麻醉方法開始傳播開來。同年,法國、英國也相繼完成首例乙醚麻醉手術。
? ? ? ?
乙醚圓頂內部圖片,其中懸掛的油畫展示了首次手術麻醉
?
隨著生物醫學工程的不斷發展和臨床工作的實際需求,利用麻醉機作為吸入全身麻醉是廣泛采用的麻醉方式。在麻醉過程中,不僅需要麻醉機給藥,還需利用機械通氣來替代危重癥患者的自我呼吸,以及需要監護患者的生命。1917年,Boyle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麻醉機。這臺機器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改進版本,但仍是目前最為常見的麻醉機原型。它能夠提供準確的醫用氣體供應和準確濃度的麻醉蒸汽,并在安全壓力和流量下持續將其輸送給病人。在Bolye麻醉機的基礎上,麻醉機的逐步得到改進,功能逐漸豐富。1946年,出現了使用氧氣和笑氣的麻醉機,麻藥揮發罐出現;1948年,出現了轉子流量計,以氧氣作為驅動氣體,重復可吸收的氣控氣動麻醉機投入臨床;20世紀50年代,頻率計數、血壓測量裝置首次集成于麻醉機,呼吸機開始采用自動工作模式,使麻醉機安全性、可靠性顯著提升。
?
二、麻醉機的原理和特點
?
麻醉機是麻醉常用的重要工具,其功能是向患者提供氧氣、吸入麻醉藥物以及進行呼吸管理。麻醉機利用人體能從吸入氣體中攝取一部分藥物到體內,通過血液傳遞到體內各器官。這些藥物能在一定時間內使器官暫時失去知覺和反射,以達到麻醉的目的。經過一定時間后,這些藥物能通過呼吸道排除,使人體暫時失去知覺和反射的器官恢復正常。麻醉機還利用呼吸管道、閥門、呼吸器、氣體流量和壓力檢測部件來控制患者的吸入氣體濃度、流量和壓力,控制其麻醉呼吸過程,實現全身麻醉的同時保證患者安全。
? ? ? ?
麻醉機
??
最初的麻醉機只是一種利用簡單的呼吸管道和閥門,依靠簡單得到氣體測量表,完全由人工實現通氣的機械裝置。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麻醉機有了很大的改進,由簡單型朝著功能的全面化、監護的系統化以及使用和患者的安全化方向發展。現代麻醉機的基本裝置包括:供氣裝置、流量計、麻醉蒸發罐、麻醉呼吸器、監測和報警裝置、殘余氣清除裝置和各種附件與接頭等。現代麻醉機通常具有以下特點;1、配有功能完善的呼吸機,保證供氧充足,排出二氧化碳完全。2、配備高精度麻醉藥物蒸發罐,能提供濃度精確、穩定、容易控制的吸入麻醉藥。3、使用適合多種麻醉方式(半開放式、半緊閉式、全緊閉式配合自主呼吸等)的患者回路系統。4、有可靠的安全裝置和報警系統。5、麻醉廢氣(殘余氣)清除裝置。6、各部件朝著ISO國際標準化方向發展。
現代麻醉機的基本結構
?
三、麻醉機市場現狀
目前,無論是小型地方醫院還是大型醫院都配備了麻醉設備以滿足日常手術需求。隨著疾病發病率提升以及車禍等發生概率上升,外科手術量逐年增加。外科手術量的上升直接促進了全球麻醉機市場的增長,據Future Market Insight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麻醉機市場規模達到13.15億美元,2017年則達到14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24億美元。報告還預測,在2017年至2027年,麻醉機市場規模將以 5.9%的CAGR增長。據調查2017年我國麻醉機市場規模約20億RMB。進口麻醉機以德德爾格、美國GE醫療為主,占據市場份額78.7%,其他廠家(進口與國產)占21.3%的市場份額,其中深圳邁瑞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2%,排名第3,北京誼安公司以3.8%排在第4名。
1、德爾格
德爾格成立于1889年,是一家德國老牌呼吸機、麻醉機及其他醫療產品廠商。是我國高端麻醉機主要進口品牌之一。德爾格公司為確保德爾格產品適應于中國市場,并保證售后服務,在上海投資建立了德爾格醫療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 ? ? ?
2、GE醫療
2003年,GE 醫療收購了麻醉機和呼吸機提供商Instrumentarium(包括其Datex-Ohmeda部門)。截至2012年,GE 醫療占據了美國麻醉機市場80%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全球60%的市場份額。
? ??
3、北京誼安
北京誼安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1年 ,是國內領先的麻醉和呼吸醫療設備研發制造龍頭企業,產品覆蓋兩大業務板塊:一是麻醉和手術室解決方案,產品包含麻醉機、手術燈、手術床、吊塔、麻醉監護、輸液泵、升溫毯、無痛胃腸鏡以及數字化手術室解決方案等;二是機械通氣和呼吸病管理,產品包含呼吸機、呼吸監護、制氧機、高流量氧療、睡眠呼吸機以及數字化 ICU 解決方案等。
?? ? ? ?? ? ?
4、深圳邁瑞
邁瑞總部位于深圳,為全球市場提供醫療器械產品。在中國超過 30 個省市自治區設有分公司,境外擁有 40 家子公司。全球員工近萬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 20%,外籍員工超過 12%,來自全球 30 多個國家及地區,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研發、營銷和服務網絡。邁瑞的主營業務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通過前沿技術創新,提供更完善的產品解決方案,幫助世界改善醫療條件、提高診療效率。邁瑞的麻醉機主要瞄準美國市場,其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高達50.66%。
? ? ? ?
四、我國麻醉醫生缺口達30萬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的一項大規模摸底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有麻醉醫生75233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0.5人,而美國是每萬人擁有2.5名麻醉醫療器械創新網,英國則是2.8名。如果按照歐美每萬人需要2.5個麻醉醫生的標準,中國至少還應該配備30萬名麻醉醫生。僅從數量看,我國麻醉醫生只有“標準配置”的五分之一,遠大于兒科醫生20萬的缺口。另一個數據是,2015年中國麻醉醫生共完成手術2700多萬例(不包括手術室外的麻醉),這一年,全世界共實施2.5億例手術,中國僅占1/10。專家稱,中國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這說明未來中國的手術量還會有較大增加,到時候麻醉醫生的缺口更大。
?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挽救麻醉人才匱乏的狀況,全國有50多所醫學院開辦了麻醉系。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麻醉系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的麻醉人才。以國內最早開辦麻醉系的徐州醫學院為例,為全國培養了3000多名麻醉專業畢業生,全國醫學院大概有10000名麻醉專業畢業生中,不少大醫院麻醉科骨干大都畢業于這些地方醫學院校麻醉系。但是前些年很多業內人士都呼吁取消麻醉系,認為麻醉系降低了麻醉醫生的標準,是對麻醉科的不重視。甚至計劃從2016年起,全國麻醉專業招生人數將減少50%,到2020年,中國將徹底取消高校中麻醉專業的設置。
?
結語
?
雖然我國麻醉機在高端產品系列與國際頂尖產品仍有一定差距,但我國麻醉機中低端市場所占比例仍較大,達到75%,遠高于45%的全球水平,存在巨大提升空間。相信隨著大家對麻醉機市場以及麻醉醫生的重視,麻醉困局會盡早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