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需經安檢門,禁止攜帶管制刀具,安裝一鍵報警裝置,派駐民警維護醫療秩序……山西省的醫生們可以放心些了!山西省各大醫院加強安檢,保障醫護安全,源于4月5日山西省公安廳、山西省衛健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維護醫院安全秩序的通告》。《通告》中明確提出,應禁止入院人員攜帶管制器具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物品。
一、山西衛健委、公安廳聯合通告加強安檢
在通告發布后的記者會上,山西省公安廳副廳長張立剛說:“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要結合自身實際,在就診專用通道入口、門急診大廳、重點臨床科室等涉醫違法事件易發場所安裝配備安檢設備,提升醫院安全防控能力和水平。”據媒體報道,截至6月14日,山西共有5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安裝89個智能安檢門,130家醫院配備手持金屬探測儀343個,36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安裝一鍵報警裝置。
山西醫科大學安檢門,圖片來自中新網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通過智能安檢門,在人通過時直接完成體溫測量和安全檢查兩項工作,將疫情防護和安全保障同步實現。“醫院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人流量較大,運用智能安檢門既能準確測量體溫,還能對過門人員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進行智能分類,對管制刀具進行標記,有利于安保人員重點復查和管控。”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醫務處處長張春明對媒體介紹。
二、傷醫事件頻出,安檢通道成醫生保護墻
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傷醫事件頻發,醫院是否應該設立安檢通道成為公眾議題。山西省各大醫院設立安檢門,是中國長期醫患關系緊張、傷醫事件頻出的無奈之舉。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沖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
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被患者殘忍殺害,引發社會各界對醫生群體的擔憂。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出診時被病人襲擊,手臂神經和肌腱被持刀砍斷,至今仍未恢復知覺,每周需接受兩次電擊康復治療。
傷醫事件頻發,社會群情激憤。有醫務工作者戴上了“防割喉圍脖”,也有人把拉環報警器隨身攜帶,網絡上更有人建言,醫院應該像地鐵站一樣配備安檢措施了。“防割喉圍脖”的效果有待考察,但醫院配備安檢措施的建議已經在一些醫院開始實施了。
三、醫護人員的鮮血推進了立法進程
2019年12月31日,南寧市各三級醫療機構都收到了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通知,要求市屬各三級醫院在2020年1月6日前完成安檢通道設置,這是中國醫院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實施安檢。根據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官微推送的信息,在1月6日實施安檢的當天,安檢就檢出各類刀具10多把,其中包括1把管制刀具。
3月10日,是北京眼科醫生陶勇受傷的第50天,傷痛中他寫下一篇長文,呼吁醫院設立安檢,他在文中寫道:
“醫院本應是患者最放心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但如果身邊的人,可以毫無阻力地將兇器帶入醫院,肆意砍殺;醫院將成為發泄的場所,最安全的地方,將變為最危險的地方。
懇請,各位眼科界內、醫學會、醫師協會的大能,集體呼吁;
懇請,民主黨派的醫療人士,建言獻策;
懇請,各位媒體、自媒體的大V,持續發聲;
直至安檢措施在醫院的落地。”
陶勇呼吁設立安檢保障醫生安全
接連發生的傷醫事件推動了北京市的立法進程。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草案)》進行一審,其中明確規定醫院需要建立安檢制度;開展安全巡查,對急診等重點區域24小時值守,并配備一鍵報警裝置,與安全監控中心和警務室聯網,接入屬地公安機關。
6月5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規定》明確北京市醫院將建立安檢制度,7月1日起施行。進入醫院的人員應當主動接受并配合安檢,拒不安檢醫院有權“拒之門外”。
此前,據媒體報道,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山西公安機關共排查解決醫療機構治安隱患1100余處;排查化解涉醫矛盾糾紛61起,打擊查處擾亂醫療救治秩序及傷醫案件9起。這些被打擊、排查的治安隱患和醫療矛盾糾紛,是普通醫護人員每天都可能面臨的危險。
結語
設立安檢門,配備一鍵報警裝置,對重點區域開展安全巡查,才能將風險扼殺在歹心初起之時。你希望你所在城市的醫院推行類似的安檢制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