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我國醫療器械實力的不斷增長以及國內市場的競爭強度不斷提高,相當一部分企業將自己的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在國內市場增速接近20%而海外市場增速只有5%的情況下,企業選擇開拓海外市場是否值得肯定?我們通過以下一些數據分析來了解一下醫療器械行業的一些情況。
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突破5000億元,增速遠超全球水平
圖表1我國醫療器械細分市場規模情況
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需求增加、以及醫保覆蓋范圍及深度的提升,我國對醫療器械需求將持續增加。同時,在政策端,鼓勵醫療器械創新網和技術升級,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開辟了綠色通道,推動進口替代,有望在多個領域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局面。總體來說,需求端和政策端共同推動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快速發展。
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2556億元,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0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
眾多龍頭企業愈加重視國內市場,小賽道龍頭進軍海外成唯一選擇
國內營收收入比重的變化趨勢在龍頭企業上有很明顯的表現。我們選取醫療器械企業總市值超過600億元的公司,共六家。除了萬泰生物的2019年的國內營收占比較之2015年有下降不足1%,其余五家公司都是增加的。五年內,華大基因、邁瑞醫療、樂普醫療的國內營收占比分別增加了14.86、11.30、9.02個百分比,其中總市值排名第一的邁瑞醫療完成了從“國外大于國內”到“國內大于國外”的轉變,萬泰生物和安圖生物則專注于國內市場,國內營收份額均超過95%。
圖表2 市值前六的醫療器械企業國內營業收入占比變化
資料來源:同花順、中康資本產業研究中心
藍帆醫療是國內營業收入占比增加最多的企業,2018年5月,成功并購柏盛國際公司,實現了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布局。目前藍帆醫療有兩大業務產品之一的健康防護手套,已成為手套行業的龍頭,占全球市場22%的份額,產能和市場占有率均為全球第一,產品遍布五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我國對PVC手套的需求加大、政策升級以及宏觀調控加劇中小企業淘汰步伐,目前藍帆醫療在國內也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并開始實行國內電商主流平臺入駐以及與多家藥店門店簽約等措施。
增幅位居第二的是國內POCT龍頭企業萬孚生物,早早就進行了全球化業務布局的它五年內的國內營收占比增加了23.53個百分比,從55.92%增至79.45%。這得益于近年來我國POCT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滲透率的提升。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有轉戰海外而國內營收占比減少的企業。其中福瑞股份通過大規模海外并購加速實現海外市場的擴容和占據。陽普醫療的主打產品真空采血管在北美市場逐步推廣,因為疫情其今年上半年口罩等防疫產品的海外訂單更是猛增了一把。受限于國內血糖監測的市場,三諾生物通過并購、自研等方式,努力開拓海外市場也是情理之中。
圖表3 五年內國內營業收入占比增加和減少前五名企業
資料來源:同花順、中康資本產業研究中心
盈利能力:國內市場高于國外市場
醫療器械企業近五年的平均毛利率48.26%。國內外市場的毛利率總體都有一個上升的趨勢,在2015年兩者比率持平,此后國內市場的毛利率要稍高于國外市場,但其比率變化浮動更大一點。
圖表4 醫療器械企業國內外毛利率變化
資料來源:同花順、中康資本產業研究中心
除了上述提到的藍帆醫療,值得一提的還有凱普生物。凱普生物是國內核酸分子檢測龍頭,凱普生物為HPV檢測國內市場的先行者與推動者,2006年取得國內首個HPV檢測產品新藥證書,正式進入HPV檢測領域,打破國內HPV診斷試劑市場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市場格局。其2019年國內毛利率高達81.69%,比海外市場的毛利率高29.89個百分點%。出現這種明顯的差距主要因為國外競爭對手眾多、角逐激烈,以及核酸分子檢測產品在國內外有較大定價差異。新冠肺炎檢測逐步常態化后,凱普生物的國外市場將有望擴大。
圖表5 2019年國內外毛利率差額前五的醫療器械企業(國內>國外)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