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市場對疫情防控藥物及用品等的需求增加,導致部分生產與疫情相關藥品及器械的公司業績繼續受益,出現大幅增長;
另一方面,對于那些主營產品與疫情無關的部分醫藥企業,業績出現下滑現象。
但其實從整體領域來看,目前都在復蘇階段......
制劑藥企:吉藥控股、萊美藥業、亞太藥業、康芝藥業、博濟醫藥、興齊眼藥、賽托生物;
醫療服務企業:和佳醫療、透景生命;
檢測企業:華大基因、陽普醫療;
IVD企業:迪安診斷;
疫苗企業:智飛生物,沃森生物;
低值耗材:九安醫療、英科醫療......
疫情“東風”,86家逆勢上漲
據預測:2020年全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到1.78萬億元,較2019年-2.3%。
不過,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凈增長的醫藥企業有86家,其中55家增幅在10%以上。
其中(據不完全統計),
南衛股份營收7.29億元,同比增長226.62%,增速榜單第一!
華大基因醫療器械創新網業務增長逾12倍,整體營收41.08億元,同比增速218.08%!
原料藥企業新和成凈利潤最高達22.12億元,位居凈利潤榜首,同比+91.41%......
▲2020年上半年營收逆勢大漲企業排名Top20(不完全統計)
低值耗材 —— 南衛股份
2020上半年,南衛股份營收增速達+226.62%。公司主要從事醫用膠布膠帶及繃帶、急救包、運動保護、護理等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受益于公司加大了對產品結構的調整、營銷模式的轉變。
在受新冠疫情期間,南衛股份擴充了口罩生產線,加大了防疫類防護用品的生產、供貨,在支持國家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時,整體平衡疫情對公司銷售所帶來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南衛股份也屬于上半年風靡A股的口罩概念股之一。早在今年1月22日,公司就開始公司目前大量生產銷售日常防護型口罩,具有過濾、透氣、抗菌等特點,適用于廣大人群的日常基本防護。
檢測行業?—— 華大基因:
華大基因2020年上半年營收41.08億元,同比+218.08%,其中提供新冠檢測試劑、儀器、測序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等檢測所需的精準醫學檢測業務營業收入高達29.92億元,同比增長逾12倍,為總營收貢獻72.83%;
此外,與核酸檢測試劑盒、抗體檢測試劑盒研發相關的感染防控業務收入亦錄得1.84億元,同比增長429.94%。
原料藥?——?新和成
原料藥企業新和成凈利潤最高達22.12億元,位居榜單凈利潤榜首,同比+91.41%。疫情期間,新和成旗下企業維生素A和維生素E價格同比+50%,生物素同比+370%。
并且,位于歐洲全球維生素A/E龍頭巴斯夫、帝斯曼收到嚴重影響,也為新和成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另一方面,隨著印度封國,大多數原料藥企業業績迎來上漲。
原料藥企業不止是新和成,金達威、天宇股份也獲得大幅增長,其中金達威表示,上半年維生素及輔酶Q10原料產品價格上漲,使得企業利潤出現增長。
疫苗?——?智飛生物
作為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智飛生物凈利潤高達15.05億元,數值僅次于華大基因和新和成。
但企業明確表示,受疫情影響,預防接種門診工作開展困難,主營業務增長放緩,業績增幅相對較低。
蓮花清瘟、口服液、手套、呼吸機...企業迎來暴漲
疫情火了“連花清瘟”,因此以嶺藥業股價連續第三日漲停,并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年內以來股價已漲177%。
以嶺藥業上半年收入44.87億元,同比增長50.35%,凈利潤7.14億元,增幅57.05%。這是自上市以來,以嶺藥業單季度盈利最多的一次。
除了以嶺藥業,生產抗病毒口服液的香雪制藥業績較同期上升37.11%,達到18.16億。
英科醫療則幾乎完全依靠防護手套就在2020上半年實現了44.50億元的收入;魚躍醫療無創呼吸機等呼吸類產品、紅外額溫槍等體溫檢測類產品、“潔芙柔”手消等消毒感控類產品的出貨量均大幅增長。因此,魚躍醫療上半年營收34.21億元,同比+36.74%。
此外,振東制藥的中藥產品及中藥材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九安醫療憑借九安額溫計為代表的測溫系列產品銷量增長,營收10.41億元。
新冠沖擊之下,利潤大跳水企業達114家
新冠病毒的影響對全球企業業績的影響應該超過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醫療行業的需求比任何時候都急迫。
當然,在眾多醫藥企業收獲好業績的同時,也有部分企業遭遇了經營困難。其中,藥品需求下降、物流不暢、上游供應商復工復產延遲等次生問題頻頻發生。
整體來看,部分制劑生產企業、醫療服務企業均受到較大沖擊,利潤大跳水的企業數至少達到114家。
排在榜首的是因財務造假等問題面臨退市的康美藥業,利潤同比-1765%。
▲2020上半年利潤下滑企業名單Top20(不完全統計)
醫藥企業吉藥控股迎來首虧,凈利潤同比-513%,在醫療服務企業中,和佳醫療、透景生命受到階段性影響,醫療服務和佳醫療也迎來首虧。
作為民營體檢“一哥”美年健康,今年新冠疫情爆發,直接導致公司遍及全國的體檢中心2月份基本不能營業,3月份開始各地體檢中心在當地衛生部門的指導下陸續開業。
雖然4月份公司業務有所恢復,5、6月份進一步明顯回升,而上半年的整體收入同比下降40%以上,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或已達2019年全年的水平,主要還是體檢中心規模較大,帶來的運營成本和資金的壓力。
“999感冒靈”“999小兒感冒藥”“999抗病毒口服液”等產品都屬于華潤三九22個過億品種,但相關產品在疫情期間火熱的情況下,華潤三九的利潤卻遭遇大幅下降。
憑借流感藥物業績連年上漲的東陽光藥業首次受挫,2020年上半年營收59.51億元,同比下滑19.51%,凈利潤2.52億元,整體下降58.57%。核心產品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細分領域來看:IVD影響最大,兩極分化嚴重
國內體外診斷A股上市公司除新近上市企業安必平、賽科希德、圣湘、亞輝龍外,其余33家均已公布。
從目前已公布半年報的企業來看,新冠疫情讓IVD企業呈現兩極分化,受影響最大的兩家公司分別為東方生物和博輝創新:
東方生物凈利潤同比暴漲1477.45%,博輝創新同比-1147.09%。
但總體來說,國內IVD行業整體發展向好,近七成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
?
其中,邁瑞醫療營收105.64億元,在體外診斷業務上:實現收入30.30億元,占總營收比28.68%,同比增長6.49%。
常規診斷試劑銷售受門診量下滑影響有所承壓,目前已基本恢復,上半年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裝機量預計超過1000臺,或帶動試劑持續放量。
理邦儀器上半年收入 12.78 億元,同比+135.26%,凈利潤為 4.73 億元,同比+ 472.49%;
報告顯示,IVD已成其第二大主營業務。體外診斷收入 1.12 億元,同比增長 52.43%,主要是血氣業務增速較快,預計血氣 8500 萬元,公司血氣分析儀設備上半年裝機預計累計裝機近 2000 臺,磁敏等其他 IVD 業務約 2000 萬元。
另外,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東方生物、明德生物、金域醫療、萬泰生物、萬孚生物、迪安診斷等均實現凈利潤翻倍。達安基因報告中稱,2020年半年度凈利潤約7.78億元,同比增加1186.48%
還有一些企業因為主觀或者客觀原因沒能搭上新冠抗疫的列車,營收和凈利潤都受到重挫。
比如基蛋生物、九強生物、熱景生命、塞力斯、透景生命、利德曼、博暉創新等利潤均大幅下跌。尤其博暉創新,凈利潤同比下跌了1147%。
疫情在海外的持續進展,相關防疫物資的需求暴增,與此同時,加上醫療資源的擠兌,2020年,市場上無疑將有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未來,中國醫療市場的競爭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