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患者的 “藍海”市場卻沒有盡如人意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聲佗醫療一開始面臨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今年57歲的黃先生是一家知名醫院的外科醫生,他同時還是一名單側性耳聾患者,在一年前左右被診斷為聽神經瘤,后經一場手術,神經瘤被成功切除,但也永遠失去了一側的聽力,隨之而來的是生活中的各種“障礙”,無法準確定位周圍人事的發聲聲源,包括在給病人做手術過程中以及重要的病例研討會上,總是聽不清別人在說什么,甚至出現了嚴重的眩暈狀況,這對于一名專業的醫務工作者而言,無疑非常糟糕,而目前在國內,與黃先生面臨一樣尷尬境地的單側性耳聾的患者有4000萬,這還僅僅是一個保守估計的數據。
在1月23日舉行的聲佗醫療媒體溝通會上,據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聽力中心副主任李蘊介紹,從目前聽力損失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看,單側耳聾和傳導性耳聾的患者數量是巨大的。在聽力學比較發達的美國,已經有多項調查中,目前有各種原因造成的單側耳聾人數為950萬,而且每年以6萬人數的增量增加,傳導性耳聾大約有240 萬,總加起來約占總人口的3%。“因為我國的聽力學起步相對較晚,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切的調研數據,我們根據美國的調研數據推算,我國的單側耳聾人數至少4000萬左右。”
李蘊表示,造成單側性耳聾的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先天性大多病因不明,后天性則包括突發性耳聾、頭部外傷、病毒感染以及單側聽神經腫瘤或聽神經腫瘤切除術后造成等原因,一旦出現單側性耳聾,患者的聲源定位能力和言語聲分辨能力會急速下降、嘈雜環境中提取言語信息能力減弱、腦白質容量減低、中樞系統產生適應性改變、實質性聽覺被剝奪,日常生活交流和社會交往能力都將受到嚴重干擾,單側性耳聾患者急需一款能便捷有效重建聽覺的解決方案。
然而,面對單側耳聾患者的迫切需求,目前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一款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據醫谷記者了解,當前的治療手段,除了傳統對傳式氣導助聽器和眼鏡式、軟帶式骨傳導助聽器以外,被視為單側耳聾治療的“金標準”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錨助聽器手術,但無論哪種手段,均存在不足和痛點。
李蘊指出,針對于單側聽力損失,以及一些傳導性耳聾如先天外耳道閉鎖、中耳炎癥、中耳手術外傷甚至一些腫瘤造成的聲音傳導障礙引起的聽力損失,藥物治療基本無效,傳統助聽器效果較差,牙骨傳導產品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無需手術價格適中且佩戴隱蔽舒適度高。
另據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聽力中心負責人馮艷梅表示,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在臨床效果中也表現突出,臨床數據顯示,佩戴一個月后,能提高患者在安靜、嘈雜環境下的言語識別能力,生活質量明顯改善。馮艷梅還特別提到,這也是首次在專業雜志上中國學者發表的關于牙骨傳導聽力系統的研究成果數據。
品音就是一款完全無創式的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其主要適用于單側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患者,由耳背機、口內機和充電系統組成。耳背機裝置佩戴在患者耳朵一側,主要收集聽損側的聲音信號,通過轉換為數字信號并經過特有的算法優化處理后,通過近場無線方式將信號傳送到佩戴在口腔內的口內機,口內機裝置將無線信號經過能量轉換為精密的振動信號,并使用優異的振動傳導技術將其通過上頜牙齒傳送到顱骨,然后進入健康的耳蝸,從而使患者聽到聽損側的聲音。
圖為品音?產品圖及使用示范
黃先生用了“驚艷”一詞來形容他使用品音的感受,其表示,經對比包括外科手術在內的多個解決方案后,最終選擇了品音,進而回歸了此前的正常工作和社交生活,提升了個人生活品質。黃先生介紹,品音不僅使他重新聽到清晰、自然的聲音,而且佩戴極為方便,讓他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免受困擾。“最重要的是,品音讓我重拾自信。”
??第四代產品原型機已開發完成 啟動國際化布局
市場潛力無限,前期用戶反饋度好,但如何在更大的市場規模上接受驗證,聲佗醫療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據聲佗醫療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普強凌向媒體透露,上市至今,品音第三代產品銷售渠道迅速鋪設,主要通過兩個維度進行:一方面是線下重點通過專業學術推廣及產品配驗服務,另一方面在線上加強患者教育及科普。
醫谷記者獲悉,在上述市場策略部署下,截止目前,聲佗醫療已在包括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在內的全國12家高端醫院的耳鼻喉科或神經外科完成了產品培訓,同時已簽約覆蓋7省2市的多家獨立聽力中心,完成22次聽力中心的產品培訓,其中,已有多家合作醫院和聽力中心開始具備銷售產品和獨立完成驗配流程的資質,并完成了數十名付費用戶的產品銷售和驗配,其中4位用戶成為品音“第一批產品體驗官”。
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在產品商業化過程中,聲佗醫療并不是沒有遇到過難題,普強凌說道“:由于疫情影響,很多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專業學術會議被取消,更具挑戰性的是,相比較市面上其他成熟產品的銷售路徑,品音從研發到商業化過程,沒有任何同類產品可借鑒,如何讓醫院和患者接受,如何推廣產品,全靠我們這樣一家初創型公司自己摸索,就像在做一套閉卷考試,過程艱難,但聲佗醫療堅信能把品音成功地應用到更多患者。”? ? ? ??
由此,在第三代產品上市以后,聲佗醫療迅速啟動了國際化布局、產品迭代升級和產品線延伸。
此前,品音已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現階段聲佗醫療正在積極布局美國市場,普強凌介紹,“盡管美國新冠疫情嚴重,我們還是在美國局部地區開始試點,?3D數字口掃技術為海外用戶提供產品定制服務,現已有7例美國患者開始使用在上海生產的品音,另外,美國的銷售隊伍也在建設中,這支隊伍將小而美,主要是解決產品的技術問題、培訓及相關執行支持。”與此同時,歐洲市場也在逐步推進中,預計今年一季度品音將獲得CE證書,聲佗醫療已開始尋找海外營銷合作伙伴。
除了產品市場的進一步擴張,聲佗醫療也充分利用“硅谷+上海”自主研發模式及中國產業鏈優勢,進行產品升級和產品線擴展。
聲佗醫療研發實驗人員
作為國內擁有發明專利數最多的本土聽力企業,截至2020年底,聲佗醫療擁有發明專利126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目前,公司兩項重量級PCT專利(壓電振子和牙冠內骨傳導)已獲得授權。
據介紹,品音第四代產品(SoundBite G4)的研發進展順利,原型機已開發完成,聲佗醫療研發的另一項先進的針對聽障兒童的無創骨導技術產品聰聆?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上市,該產品將成為國內兒童無創骨導領域的領先產品。
聲佗醫療產品生產車間
“聲佗醫療在不斷地進行產品迭代,同時也持續豐富產品線。”普強凌表示,未來還將布局更廣的聽力領域的新產品,比如做顛覆性的全隱形骨導助聽器和自驗配助聽器,做行業的‘攪局者’,造福更多的全球聽損人群。”
對于新一年的發展,按照聲佗醫療的規劃,今年品音將在全國范圍覆蓋50家高端醫院,將合作的聽力中心覆蓋到全國省會及區域中心城市,并為線上為更多的患者提供聽力知識科普及一對一服務。
“在未來的某一天,品音牙骨傳導聽力系統能成為臨床聽力學教科書的全新解決方案,甚至成為單側性耳聾解決方案的代名詞,這就是聲佗醫療不斷尋求發展的意義。”普強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