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領域細分賽道優勢突顯
微創心通主要從事研發、制造及銷售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器械業務,并已成為該領域舉足輕重的參與者。公司旗下有3種產品已上市,分別為VitaFlowTM、AlwideTM瓣膜球囊擴張導管及AlpassTM導管鞘,其中VitaFlowTM已于2019年8月實現商業化并產生收入。
微創心通醫療主打的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與TMV(經導管二尖瓣)兩個細分賽道頗受資本市場看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預計全球TAVI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48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1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9%。其中中國TAVI市場將從2019年的3.92億元增至2025年的50.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3.1%。
而在TMV領域,2019年全球和中國的二尖瓣返流患者分別為9670萬人和1060萬人。隨著TMV修復╱置換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及創新性TMV技術不斷出現,到2030年,預期全球TMV市場規模將達174億美元,最終將增至全球TAVI市場的三到四倍。
由此可以看出,微創心通未來在TAVI與TMV兩個細分賽道有巨大的空間優勢。
不過,其競爭對手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同樣主營心臟瓣膜產品的啟明醫療,其第二代TAVR產品已于2020年11月迅速獲批上市,先發優勢明顯。
目前微創心通第二代產品VitaFlow Ⅱ已獲藥監局受理,預計2021年底或2022年初獲批上市,發展前景良好。
歷經6輪融資,終遞表市場
在確定上市之前,微創心通已歷經6次大小不等的融資。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微創心通在2020年4月完成了最后一輪融資,引入了包括CPE、高瓴資本、清池資本在內的七家知名戰略投資者,融資金額達1.3億美元,投前估值11億美元。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投資機構之所以看好微創心通醫療,一方面是基于對國家持續加大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樂觀預期;另一方面,是對微創心通的母公司微創醫療的看好。微創醫療2020全年累計漲幅達357%,2021年繼續大漲超30%,微創心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母公司利好的影響。
在微創心通之前,共有2家心臟瓣膜公司港交所上市,分別為2019年上市的啟明醫療和2020年的沛嘉醫療,上市以來股價漲幅分別達124.2%和63.7%。
微創心通上市后,能否也實現股價大幅增長?能否轉虧為盈、交出一份讓投資者滿意的答卷?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