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一周年,那句火了一年的丘吉爾名言“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終于可以短期性復盤。
在醫療器械領域,誰笑到了最后?
口罩、額溫槍等早期明星單品跌落神壇,粥多僧多,維持薄利多銷;
CT、DR等大型設備單價高,購買頻次也低,早期的繁榮注定無法長期持續。
最后剩下的“王者”,持續增長的耀眼明星,非IVD賽道莫屬。
隨著新冠“流感化”趨勢的演進,帶動全球檢測需求的持續上升。BBC Research預計,到2027年,全球新冠檢測市場高達將增至1951億美元。增量空間帶動行業崛起,行業崛起帶動優秀競爭者逆襲。
國內方面,借著東風,國產IVD企業用數字遞交了完美的成績單:
圣湘生物:同業“增速王”。2020年度凈利潤同比預增25.2億到27.7億元,增幅?6375%到7008%;
之江生物:2020年凈利潤同比預增8.83億元,增幅1993.01%;
東方生物:2020年凈利潤預增14.73億元,同比+1795.10%
華大基因:2020年凈利潤約20億–23億,同比上升623.77% - 732.34%...
眼下,春運期間“核酸通行證”的要求,為IVD企業新年業績添了第一筆助力,2021,新冠檢測必將帶動國內外IVD賽道風云再起。
從財報看趨勢,2020年全球IVD四巨頭排名不變:羅氏第一,雅培第二,丹納赫第三,西門子醫療第四。
羅氏:診斷業務扛鼎了集團的增長重任,抵消了部分來自制藥的下滑。中國常規診斷業務受損嚴重,營收21億美元,同比-11%。
雅培:分子診斷和快速診斷兩項業務獲得超過100%的翻倍增長,帶動了診斷業務增幅超過40%的耀眼成績,是四巨頭中診斷業務增長最快的企業,與羅氏的差距大大拉近。
丹納赫:排名第三,增速第二。診斷業務在四家中占比最高(37%),對整體業績高速增長(+24.5%)起到了拉動作用。
西門子醫療:唯一下滑(-5%),主要受到疫情導致的常規產品銷售不佳所累。中國市場增長3%,是為數不多的保持增長的目標區域。(統計時間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2020財年 (百萬) |
Roche (瑞郎) |
Abbott (美元) |
Danaher (美元) |
Siemens Healthineers (歐元) |
總營收 |
58333 |
34608 |
22284 |
14660 |
總營收 增長率 |
-5% |
+8.5% |
+24.5% |
0% |
診斷業務 排名 |
1 |
2 |
3 |
4 |
診斷業務 收入 |
13791 |
10805 |
7403 |
3924 |
診斷業務 增長率 |
+6% |
+40% |
+12.8% |
-5% |
診斷業務 占比 |
24% |
31% |
37% |
27% |
▲IVD Top4?企業2020財年數據總覽
注:①按照實時匯率,1瑞郎=1.1221美元,羅氏的總營收約65455百萬美元,診斷業務營收約15475百萬美元。
②按照實時匯率,1歐元=1.2096美元,西門子醫療的總營收約17733百萬美元,診斷業務營收約4746百萬美元。
羅氏(Roche)
2020年診斷業務收入(百萬美元):15475
2020年營收:+6%
羅氏2020年整體營收583.23億瑞郎,同比-5%,可比增長+1%。兩大業務線“冰火兩重天”:
診斷業務上揚+6%;
占據超70%的制藥業務下滑-8%,促成了整體-5%的負面效應。
凈利潤:150.68億瑞郎,同比+7%。
▲羅氏 2020年財務數據
▲羅氏集團業務架構
診斷業務營收
羅氏診斷2020年營收137.91億瑞郎,占總營收23.7%,同比+6%。四大業務僅分子診斷高速上漲,中心實驗室和POC診斷事業部、糖尿病管理業務、組織診斷業務均下滑。
?▲2020年羅氏診斷四大業務營收數據
中心實驗室和POC診斷事業部營收72.73億瑞郎,占比53%,相較于2019年下滑7個百分點,同比-7%,主要受到常規檢測量減少的影響;
SARS-CoV-2快速抗原檢測的銷售額部分抵消了常規檢測的下滑。
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暴漲(+11%),北美小幅上漲(+2%),其他地區大幅下滑(-10%)。
分子診斷業務營收37.6億瑞郎,占比27%,相較于2019年上漲11個百分點,同比+78%,
主要受到cobas SARS-CoV-2 PCR檢測的強勁驅動。
所有區域均高速增長。
組織診斷業務營收10.88億瑞郎,占比8%,同比-1%。
主要由高級染色儀器、伴隨診斷的銷售增長,以及前一年北美地區生產延遲的恢復所驅動。
亞太地區由于試劑銷售增加,營收+14%。
糖尿病管理業務營收16.7億瑞郎,占比12%,同比-13%。
主要是受到血糖監測市場持續收縮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2020年,羅氏診斷在研發上投入17.84億瑞郎,占診斷總營收的12%,同比+21.5%。
診斷業務區域營收
歐洲、中東、非洲貢獻了40%的營收,同比+19%;
北美市場貢獻了最高增長,同比+26%;
拉丁美洲同比+14%;日本同比+5%;
亞太地區營收占比23%,同比-3%,為羅氏診斷唯一業績下滑區域。中國市場營收21億美元,同比-11%。
新冠表現總結
2020年,羅氏診斷各類新冠檢測相關的營收達到29億美元。
具體來看,2020年,羅氏診斷四大細分業務中,分子診斷業務暴漲(+78%),主要得益于新冠疫苗PCR檢測試劑盒的緊急獲批。表現比較突出的有:
病毒學相關產品,同比+180%;
LightMix系列(實時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同比+189%;
POC分子診斷,同比+152%。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中心實驗室和POC診斷事業部整體業績下滑(同比-7%),但其中的POC免疫診斷暴漲,同比+667%。這或許得益于COVID-19快速抗體/抗原檢測技術的發布。
▲羅氏診斷新冠產品線
2021年,羅氏診斷計劃推進10款產品的普及及上市,其中包括4款儀器、2款檢測產品和4款數字化解決方案。
▲2021,羅氏診斷計劃上市產品
2020年診斷業務營收(百萬美元):10805
2020年營收:+40.1%
雅培在2020年整體營收346.08億美元,同比+8.5%。研發投入24.20億美元,占總營收的7%。疫情之下,營養、診斷業務均實現正向增長,制藥、醫療器械業務同比下滑。
▲雅培業務框架
▲雅培2020年整體營收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2020年,雅培全球診斷營收108.05億美元,同比+40.1%,是雅培第二大業務,占集團總營收的31%,相比2019年上漲7個百分點。其中
分子診斷營收14.38億美元,大漲+224.9%,
收購美艾利爾得來的快速診斷業務大漲+113%,貢獻了高達44億美元的營收;
傳統診斷(-3.9%)以及床旁診斷(-8%)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整體來看,主要由雅培推出的11款病毒、抗體、抗原檢測試劑所驅動。
▲雅培診斷2020年數據
診斷業務區域營收
美國市場:營收47.74億美元,占診斷業務總營收的44%,同比+65.3%。除POC業務下滑外,其他三大細分業務均保持增長。分子診斷業務(+315.5%)、快速診斷業務(+115.7%)在美國市場上表現出色。
國際市場:營收60.31億美元,貢獻56%的營收,同比+25%。僅傳統診斷有所下滑(-7.3%),床旁診斷(+20.2%)、分子診斷(+178.8%)、快速診斷(+109.2%)在國際上均受到市場歡迎。
新冠表現總結
2020年,雅培動員了多個領域的團隊來開發COVID-19診斷產品,快速響應能力帶來了眾多創新產品,比如獲得特朗普直播帶貨的恒溫核酸擴增檢測儀ID NOW、在免疫診斷領域推出的Panbio? COVID-19 Ag 快速抗原檢測試劑、快速抗原檢測卡BinaxNOW COVID-19 Ag Card等。
得益于以上,僅2020Q4,雅培全球COVID-19檢測相關銷售額為24億美元。其中雅培的BinaxNOW、Panbio和ID NOW快速檢測平臺的總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
2021年,雅培還將為iphone和Android推出一款手機應用APP——NAVICA,用以展示測試結果,起到臨時數字健康通行證的作用。
2020年診斷業務收入(百萬美元):7403
2020年營收:+12.8%
2020年,剝離了牙科業務,收獲了Cytiva的丹納赫增長效果顯著,整體營收222.84億美元,同比+24.5%。
生命科學業務:營收105.76億美元,同比+51.2%(Cytiva貢獻9.5%的增長),貢獻最高,幾乎占總營收的一半;
診斷業務:營收74.03億美元,同比+12.8%;
環境應用:營收43.05億美元,-2%,是唯一下滑的業務。
2020年自有現金流方面,同樣表現亮眼,同比+79%,達54.26億美元。
▲丹納赫業務框架
▲丹納赫2020年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2020年,是丹納赫診斷業務轉向“以平臺為主導”模式的第二年。
2020年Q4,丹納赫診斷業務營收22.27億美元,同比+23.5%,得益于對新冠疫情快速反應,同樣表現不俗。
▲丹納赫2020年Q4診斷業務數據
新冠表現總結
丹納赫旗下,四大診斷品牌均在疫情中發揮了作用:
貝克曼庫爾特的免疫診斷產品Access SARS-CoV-2 IgM抗體定性檢測、Access SARS-CoV-2 IgG II抗體半定量和定性免疫檢測
賽沛的分子診斷產品Xpert Xpress SARS-CoV-2分子診斷檢測、Xpert Xpress SARS-CoV-2/Flu/RSV“四合一”檢測試劑
以及雷度米特的血氣和徠卡的病理。
在2021年JMP上,丹納赫首席執行官Rainer Blair表示丹納赫在分子診斷領域重點關注Cepheid,其在2020年帶來了大約20億美元的收入。
2020年診斷收入(百萬美元):4746
2020年營收:-5%
西門子醫療2020財年區間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西門子醫療在2020財年整體營收146.6億歐元,同比持平。影像和臨床治療業務的小幅增長被診斷領域的小幅下降所抵消。
▲西門子醫療業務架構
▲西門子醫療 2020財年數據
診斷業務營收
西門子醫療診斷業務2020財年營收39.24億歐元,同比-5%,占總營收27%,相比上年下滑1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
在產品管線,某些診斷試劑(尤其是常規檢測)需求減少;
而來自COVID-19相關產品的收入只能很小程度的補償;
三個報告地區收入均有所下降。
*EMEA包括歐洲、獨立國家聯合體、非洲、中東。
區域營收
▲西門子醫療區域營收數據
EMEA市場營收同比+3%,主要是受影像和臨床治療業務的強勁增長所驅動;
美洲(包括美國)市場營收同比-2%,所有細分業務均略有下降;
亞洲和澳大利亞市場營收同比-2%,其中,中國仍保持增長(+3%)。
新冠表現總結
西門子醫療可提供的COVID-19檢測產品似乎在數量上不占優勢,成熟IVD產品僅包括FTD SARS-CoV-2檢測試劑盒,該產品系西門子醫療2017年收購的Fast Track Diagnostics公司研發。
此外,西門子醫療正在擴展檢測能力,陸續投入開發SARS-CoV-2?IgM和IgG抗體檢測試劑。
2020財年標志著西門子醫療“2025戰略”第二階段,即“升級”階段的開始,其在診斷業務重點是把握實驗室診斷自動化趨勢,將該部門業務提升至增長水平。
巨頭們在新冠檢測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抓住機會的雅培,在快速迭代的產品之下迅速拉近與第一羅氏之間的差距;丹納赫旗下賽沛扛起分子診斷大旗,逆勢崛起;西門子醫療新產品線卻明顯動力不足,未能抵消疫情之下的負面影響...
在國內方面,由于新冠試劑方面清一色為國產玩家,完美搭建了一個國產企業展示的舞臺。
其中最為亮眼的選手為:圣湘生物、之江生物、東方生物,三者穩坐2020業績預增的頭三把交椅。
這三家企業均在早期就已進入新冠檢測市場,2020年其凈利潤漲幅都在17倍以上,其中,圣湘生物漲幅更是高達60倍以上。
2021年,核酸產業鏈公司的繁榮也將持續。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或成為新的掘金市場。
以東方生物為例,公司公告顯示,疫情暴發后,公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快速獲得多項歐盟CE認證,迅速打開了海外市場,是促使2020年度整體經營業績大幅度增長的關鍵要素。同樣的,2020年,華大基因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首次超過60%,為疫情防控量身定做的“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累計分布近30個國家及地區,在海外運營超過80個。
風口只是一時,實力才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