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位終末期心衰患者血流動力學平穩,生命體征恢復到正常,已可以下床走動,狀態良好,正在逐步康復中,預計兩周后即可出院。該移植手術的成功意味著終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望實現歷史性突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春生主任(左一)團隊手持心室輔助裝置
據團隊成員孫曉寧副教授介紹:“這一例接受移植的蔣女士患有擴張性心肌病,目前病情已經發展到了嚴重的心力衰竭,心臟彩超顯示她的心臟收縮能力明顯減弱,左室射血分數不到正常人的一半。在日常生活中,蔣女士稍微活動一下,便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連今年的春節都是在醫院里度過的,即使用內科藥物治療病情仍然進行性加重。蔣女士只能焦急地等待心臟移植?!?/span>
由于藥物治療的局限和供體的缺乏,隨著耐久可靠的機械輔助循環裝置的出現,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的治療價值日漸突出,已成為等待心臟移植患者的新選擇。“中國火箭心”在心臟供體短缺的情形下成為了終末期心衰患者救命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
據王春生主任介紹,人工心臟輔助裝置植入手術是將心肌和機械管道精準相連,手術難度較高,需要高超的縫合技巧。此次植入患者體內的左心室輔助裝置將代替患者左心室的功能,患者術后需要治療團隊平衡好患者左右心室的工作。手術團隊在術前經過充分的準備,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植入患者體內的心室輔助裝置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測合格,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和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2月24日,心臟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孫曉寧副教授、劉歡主治醫師、楊泉林博士,麻醉科主任繆長虹教授、副主任郭克芳副主任醫師,在體外循環李欣主任醫師、趙赟主治醫師,心臟超聲診斷科董麗莉副主任醫師,手術室查婉君護士長的配合下,成功植入左心室輔助裝置?;颊咝g后順利轉入心臟外科ICU,在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羅哲主任醫師、屠國偉副主任醫師、郝光偉主治醫師和鄭吉莉護士長的護理團隊精心照料下,患者狀態良好。這體現了中山醫院的重癥醫學的綜合實力以及各學科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
人工心臟輔助裝置是一個可以幫助患者虛弱的心臟將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一個裝置,但它并不是完全代替患者的心臟?;颊咧踩肓嗽撗b置后,流入主動脈的血流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由心臟本身產生,一部分由人工心臟輔助裝置產生。人工心臟輔助裝置既可用于在合適供體心臟出現前的短暫治療,也可以永久使用。近年來,隨著植入左心輔助(LVAD)裝置移植經驗的積累,LVAD的治療結果越來越好,1年生存率已達到90%。
據了解,本次植入的“中國火箭心”是我國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左室輔助裝置,它屬于目前最先進、第三代植入式磁液懸浮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性心臟輔助裝置和全人工心臟,不僅是心臟移植的附屬手段,對于那些不適于心臟移植,而心功能又無望恢復的晚期心衰病人,長期應用心臟輔助裝置治療將是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