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類型上看,醫美用生物材料主要包括:注射填充,注射去皺、塑形和埋植線等。其中,注射填充的主要生物材料包括透明質酸、膠原蛋白、聚左旋乳酸PLLA等;注射去皺、塑形的生物材料主要為A型肉毒素;埋植線所用生物材料由動物蛋白發展目前最常用的為聚對二氧環己酮(PPDO)。
▲國際主要醫美用生物材料、品牌及特點(圖源:中信證券)
根據ISAPS數據,2019年全球非手術類醫美項目量前十中,肉毒素、玻尿酸、鈣羥基磷灰石(微晶瓷)、聚左旋乳酸(童顏針)的項目量分別為627萬/432萬/213萬/9.0萬例,占比分別為46.1%/31.7%/1.6%/0.7%,較2018年增速分別為2.9%/15.7%/64.9%/24.1%。
相較而言,肉毒素和玻尿酸的項目量占據絕對優勢,合計占比77.8%;而鈣羥基磷灰石(微晶瓷)和聚左旋乳酸(童顏針)的絕對量很小。
▲全球非手術類醫美項目量前十的項目(圖源:中信證券)
未來,小編將會陸續圍繞透明質酸、肉毒素、膠原蛋白、PLLA、PCL等相關產品進行專題分享。首期,小編為大家帶來童顏針注射填充類產品主題分享。
PLLA及其發展史
童顏針的核心成分為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是重要的生物相容、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無毒、無刺激性、可生物降解吸收、強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成型,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縫合線、牙科、眼科、藥用控釋系統、人造皮膚、人造血管、骨和軟組織缺損部分填充劑、生物可吸收支架等醫藥學領域以及醫療美容領域的面部和其他特定部位如臀部、胸部的組織填充。
PLLA的醫療美容(填充、美白等)作用原理為:注射童顏針后,核心成分PLLA在皮膚組織內逐漸被水解酶分解,誘導免疫反應-特異性防衛,巨噬細胞吞噬PLLA,再經過一系列反應,PLLA的聚合狀態和分子結構被破壞,逐漸降解為乳酸微粒和CO2。CO2隨呼吸排出體外,乳酸微粒進一步吸收分解,其羧基釋放出質子而形成乳酸根離子進入三羧酸循環最終被分解為CO2和水。該過程刺激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等,從而起到支撐、美白等效果,使皮膚具有彈性和光澤,達到年輕化的目的。
PLLA一般以微球顆粒存在,顆粒的大小、形狀、均一程度,在溶液中的懸浮均勻度,注射的皮膚層次深度,注射的劑量等因素影響著安全性與美容效果。如果品質不過關或操作不當,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免疫反應過激形成肉芽腫。
海外童顏針使用情況
根據ISAPS數據,2019年全球PLLA診療量90,259 例,其中美國27,100例、巴西20,700 例,二者合計占全球的 53.0%;意大利約4000例、墨西哥約3000例,前四大合計占比約60.8%。
▲全球及醫美重點國家 PLLA 診療量(單位:千)(圖源:中信證券)
在各國的注射類醫美項目中,PLLA的診療量占比較低。2019年,全球 PLLA診療量占注射類醫美的比例為0.8%,其中美國、巴西占比分別為1.3%/2.2%。
▲2019 年全球及醫美重點國家四大注射類材料診療量占比(圖源:中信證券)
Sculptra是全球首款PLLA填充劑。2004年8月,Sculptra獲FDA批文,用于治療HIV病人的面部脂肪萎縮(Facial Lipoatrophy in HIV Patients)。2009年7月,Sculptra獲FDA批文,用于鼻唇溝和其他面部褶皺的矯正。Sculptra 的PLLA微球直徑在50微米左右,相對較大;劑型為凍干粉,注射前需無菌水提前浸泡,且顆粒易沉淀。
海外PLLA填充劑發展欠佳原因初探:1)PLLA微球顆粒直徑較大且易沉淀,對醫生技能要求高,需要注射部位和皮膚層次精準、用量適當、注射速度較快,不然注射過程易引發血管栓塞、注射后可能導致肉芽腫;2)劑型多為粉劑,速溶或浸泡,費時費力,染菌概率高;3)價格高,用透明質酸填充劑替代相對性價比高。
▲海外主要PLLA童顏針品牌(圖源:中信證券)
國內童顏針市場情況
截至2021年4月末,國內三類醫療器械PLLA面部填充劑僅長春圣博瑪一家產品獲批。愛美客旗下“醫用含修飾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質酸鈉凝膠”已完成臨床及資料補充等流程,有望于2021年7月獲批上市。四環醫藥的PLLA童顏針和PLLA童顏水凝在臨床階段,有望在三年左右獲批。此外,杭蓋生物也在積極注冊三類醫療器械。
▲國內PLLA童顏針獲批與申請情況(圖源:中信證券)
PLLA填充類產品在國內有望獲得比海外更高的市場份額,主要原因在于工藝進步、劑型多樣、對醫生操作要求降低、消費者面臨風險降低。具體表現在:1)微球的直徑更小、顆粒更均勻、表面更光滑。國內普遍將微球直徑做到40微米以下,用于淺層注射的做到10微米以下,血管栓塞風險小;2)除粉劑外,設計為懸浮凝膠等劑型,不必預混、顆粒分布均勻,不易染菌;此外,“PLLA+X”帶來更多的應用和概念創新。此外,由于PLLA與透明質酸產品的作用機理差異,對透明質酸類產品是分流而非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