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智航”)公告稱,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13.4億元。
本次發行價格為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15%,即本次發行不超過62,977,027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3.4億元。
天智航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注于醫療機器人創新研發的高科技企業,業務主要涵蓋骨科手術機器人、手術中心專業工程、配套設備與耗材、技術服務四個方面。其中骨科手術機器人是公司核心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截至目前,天智航已成功研制了“GD-A”、“GD-2000/GD-S”和“TiRobot”(又名“天璣”)三代骨科手術機器人,且均獲得了Ⅲ類醫療器械注冊證。2021年2月,公司“天璣 2.0”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獲批上市,公司產品序列呈現增長態勢,關節機器人也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在產品研發上市加快的形勢下,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與“天璣”、“天璣 2.0”以及關節機器人等產品序列相匹配且面向未來的研發體系、銷售體系和運維體系,形成以骨科手術機器人平臺為核心的生態體系,以適應行業和公司產品的快速發展,同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根據公告顯示,所募集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四個項目建設。其中將投入6.622億建設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占募資總額的49.42%;將投入3.13億建設營銷體系升級項目,占募資總額的23.34%;將投入2.15億建設智慧醫療中心項目,占募資總額的16.05%;此外,將投入1.5億作科技儲備資金。
從上述募資金額分配可以看出,天智航研發、銷售投入力度非常大,占據近一半的投資總額。事實上,由于骨科手術機器人具有技術含量高、存在前期研發投入高、獲批上市銷售流程時間長等特點,因此在產品實現規模前,需要持續進行資金投入。2016-2019年,天智航研發費用從0.22億元增加至0.77億元,2020年受營收影響,研發投入降至0.74億,不過占營收比重卻由2019年的33.55%提升至54.53%。
在高投入的同時,產品市場推廣困難,業務長期虧損等問題也加劇了天智航的資金負擔。2018-2020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5.6萬、-3100萬和-5447萬。
為扭轉業績虧損局面,天智航也采取了多種措施,如提供醫院購買服務、進行配套手術耗材銷售,以及此次重金投入營銷體系項目升級等。不過未來天智航產品能否克服市場推廣難題,趕超替代“達芬奇”等進口醫療機器人產品,仍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