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醫療AI并不是新話題。但基于醫療AI所能為工作流帶來的巨變,這一話題一直火熱。不過,話題的焦點從“新idea”轉移至“落地”。
GE醫療堪稱醫療AI“落地”的佼佼者,其已經落地的200+案例令人贊嘆不已。
而這些落地,都是基于GE醫療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正式發布的一站式、跨品牌的集成AI應用平臺——愛迪生魔盒。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GE醫療發布愛迪生魔盒
更為“成熟”的愛迪生魔盒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GE醫療展臺的搭建讓人耳目一新。
不同于往年僅僅自家公司的“個展”,今年GE醫療的展臺更凸顯了“生態”概念,GE醫療人工智能生態圈內的合作伙伴也同GE醫療一起,在展臺上驚艷亮相。
▲GE醫療展臺主打的“愛迪生數字醫療生態”
事實上,GE醫療的愛迪生品牌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19年9月。
相較于兩年前,目前愛迪生魔盒所面對的市場環境更為成熟。
“2019年的時候,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筍般的建立,醫療行業的人工智能公司有400多家,數量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兩年時間里,這些人工智能公司經歷了大浪淘沙的過程,數量大幅度減少,更為優質,成熟度更高。比如,2019年,行業內僅有一張醫療AI三類證,現在已經有十幾張了。”?GE醫療中國副總裁、首席創新官戴鷹表示。
對于愛迪生魔盒來說,經過兩年的發展,“成熟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GE醫療中國副總裁、首席創新官戴鷹
突破性實現“三個一”,通過實踐檢驗
首先,基于愛迪生魔盒的人工智能應用,GE醫療已經有200+的落地案例。
“實踐是檢驗數字醫療唯一標準。誰能夠判斷數字醫療的好與壞?是醫療機構,是醫生,是數字醫療所帶來的臨床產出。”
戴鷹如是說道,“數字化一定要落地。這樣才能檢驗我們是不是真正幫助醫生提高了效率?是不是做到了質量控制?是不是提升了基層醫院的能力?”
愛迪生魔盒在落地的過程中,突破性實現了“三個一”。
一次部署,實現影像科多領域AI應用:多個疾病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久經驗證的GE醫療AWS后處理軟件,通過一次平臺采購與安裝,醫院就可以按需選用任意應用,節省了重復的硬件和軟件投入。且安裝既可在科室,也可部署在云端,通過網頁登錄實現。
一個工作流,整合不同廠商AI軟件:愛迪生魔盒將各家AI應用“集成”在一起,這種“集成”包含了極具突破性的“工作流集成”,這使得醫生可以便捷地通過一鍵點擊直接調出多家應用的處理結果頁面,還可以通過識別患者ID提供不同軟件處理結果連接。
一個接口,打開一個生態世界:提供線上商場,為客戶提供多領域應用介紹與采購意向的提交,所有應用都可以以愛迪生魔盒為承載實現集中購買。商場內的應用會不斷上新、更新及拓展,并且不用改變現有工作流程。未來,愛迪生魔盒將進一步拓展服務到其他科室。
200+案例的落地,充分證明了愛迪生魔盒成功通過了實踐的檢驗。
橫縱向擴容,建立“生態”
愛迪生魔盒成熟度的提升還體現在“橫縱向擴容”。
2019年,首次亮相的愛迪生的合作伙伴數量屈指可數。
而今,GE醫療已將愛迪生生態進一步擴容。不僅縱向應用層面上,合作伙伴數量更多;且橫向“生態”層面,也得到了大量的支持。
7月8日,GE醫療宣布與多家本土軟件開發企業——醫準智能、數坤科技、強聯智創、安德醫智、深睿醫療、推想醫療、科亞醫療,頂尖的科技型創業投資機構——創新工場,以及進行標準指導與質控的長三角智慧醫療發展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GE醫療愛迪生數字生態戰略合作伙伴
此前,GE醫療與騰訊基于基礎設施層面的戰略合作成果——“技影隨行”遠程影像質控平臺已經在多地落地。
▲GE醫療“技影隨行”遠程影像質控平臺
戴鷹表示:“希望愛迪生魔盒能夠成為更廣泛的平臺。GE醫療合作的大門是敞開的,難點在于怎樣能夠找到雙贏甚至三贏的模式,真正為行業解決問題。”
通常,合作模式的第一步是合作企業成為GE醫療的供應商,將其人工智能的應用與GE的設備相結合,最終應用于臨床。
“但是我們不滿足于供應商的關系,GE醫療希望與這些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的關系,進行聯合開發。將來,我們希望有一些合作伙伴能夠成為GE醫療戰略合作伙伴,雙方一起去制定戰略,資源共享,面向長遠的未來,做更多的事情。”戴鷹表示。
非零和博弈,解決痛點是關鍵
醫療數字化這個可見的風口,是行業參與者都想占據的,而醫療數字化“APP Store”這個概念,也開始頻繁被醫療設備企業所提及。因此,愛迪生魔盒毫無疑問面臨著競爭。
GE醫療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戴鷹表示解決痛點是關鍵。“同各家推出各種產品一樣,醫療數字化平臺是不是能夠成功,首先是要看該平臺不是真真正正解決行業痛點,并給醫療帶來效率、水平、質量的提升。”
時至今日,在終端用戶——醫院的影像科,AI的真正使用與落地仍在困境中:小小的閱片室擺滿了各類AI工作站,醫生需要不斷切換工位、硬件以及操作界面才可完成工作。如何能有效率地進行一次性的采購,如何在實施的過程中避免多個軟硬件重復安裝,如何在將來的使用過程中能保持應用升級的能力,是實際存在的痛點。
愛迪生魔盒的“三個一”特性,讓其猶如一把打開AI應用的鑰匙,通過統一的接口和界面,以集成的方式將多病種AI應用一次性給到醫院,并保證持續更新升級能力,有效規避應用獨立分離與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
最重要的是,愛迪生魔盒在解決醫療痛點的同時,也致力于解決開發者開發過程中難點——為產業提供了一個兼具臨床思維與開發者思維的生態社區,開發者可以從中拿到多種開發工具、云存儲及資源,進而通過開發解決真實醫療世界的問題。
戴鷹繼續說,“平臺能否成功還要看能不能吸引行業里面最優秀的資源。資源越優秀,帶來的產出就越好。愛迪生魔盒希望匯集行業里面最優秀的資源。當然,最終這優秀與否,行業的臨床產出說了算。”
這種態度可以從GE醫療為愛迪生魔盒挑選合作伙伴時主要考慮三大維度略窺一二。
對于愛迪生魔盒來說,第一維度,是合作伙伴的聚焦領域與愛迪生魔盒所聚焦的領域相契合。
GE醫療將其臨床領域聚焦于中國醫療臨床面臨較大挑戰的六大疾病領域——心臟、神經、肝臟、胸肺、乳腺以及甲狀腺。這些領域的疾病是中國人群中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幾類,醫療行業所面臨的診療壓力巨大,而人工智能可以更大程度上幫助解決其所面臨的挑戰。
第二維度,合作伙伴的產品成熟度較高。成熟度包含多個維度,比如是否有注冊證,在多少家公司落地?專家口碑如何?等等。
第三維度,要考慮合作伙伴與GE醫療的契合程度,包括從使命價值觀到產品功能整個的“從上到下”的契合程度。
“GE醫療是商業競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公司,且很多年以來,GE醫療中國的業績都非常亮眼。我們不怕競爭。但從中國醫療的現有數據,如百萬人擁有的設備量、醫療費用占GDP的百分比等,中國醫療市場的競爭絕對不是零合博弈,我們可以一起把市場做大,機會還是很多的。”戴鷹強調。
影像設備CT、MR、DSA、X線已在平臺上打通
7月8日,在GE醫療盛大舉辦的愛迪生醫療人工智能峰會上,4種“愛迪生魔盒”醫療器械創新網與合作伙伴落地經典項目發布,包括:
與醫準智能合作研發的用于胸部影像AI輔診工具;
與強聯智創合作制定的腦卒中&動脈瘤精準診療方案;
與數坤科技合作的肝臟全周期AI解決方案;
與深睿醫療合作的心臟冠脈CT掃描至評估的一站式智能工作流。
合作中,GE醫療所能提供的資源能夠帶來更多的實際應用場景,產生更多深度學習數據。同時GE強大的商業化能力也將極其有效的幫助到醫療AI公司。
以與醫準智能合作的胸部影像AI輔診工具為例,
由于從人工智能研發的關鍵,50%在數據,50%在算法,對于算法團隊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在缺乏數據質量而非數量。
醫準智能與愛迪生魔盒展開合作,GE醫療數以萬計且種類豐富的終端硬件設備為算法團隊提供高質量的影像數據,加入醫療AI應用的研發。
同時,GE醫療可提供更細化且有針對性的臨床需求,醫準智能根據設備用戶需求,進行精準化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如此雙向數據抓取及應用落地而形成的良好生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工智能產品與硬件設備的融合。
2020年3月至今,基于雙方合作的AI輔診系統已完成120萬例肺癌篩查,有效提升了篩查效率,減輕醫生的工作負擔。
目前,GE醫療與其合作伙伴已經形成了包括CT、MR、DSA、X線在內的先進影像設備在愛迪生魔盒上打通,提供肺部精準篩查、乳腺精準篩查、卒中精準診療、冠脈精準診斷、肝臟精準成像、骨折智能分析等多病種解決方案。
戴鷹表示:“GE醫療目標是打造一個開放、融合、賦能、服務驅動的生態范式。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GE醫療交出了愛迪生生態近兩年來發展的答卷,這也是我們全面國產、數字賦能、合作共贏戰略齊頭并進的重要里程碑。”
對于GE醫療來說,“全面國產、數字賦能、合作共贏”這12字戰略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并形成了有效協同——全面國產幫GE醫療成為本土公司,數字賦能讓GE醫療在本土競爭中帶來差異化,合作共贏則是“把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