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謝曦課題組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布了一項重磅成果。課題組首次研發出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監測和治療,基于介孔微針離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診療一體化系統。
?
這是目前出現的第一款將動態血糖檢測和給藥結合起來的可穿戴診療系統。具有擴展到其他各種慢性疾病、推動新一代個性化醫學治療的潛力。
?
這種可穿戴系統包括:1)介孔微針反向離子電滲葡萄糖傳感器;2)具有控制功能的柔性印刷電路板;3)微針離子泳胰島素遞送模塊。實現了“介孔微針穿刺皮膚,原位檢測血糖,離子泳促滲胰島素經皮擴散”的糖尿病閉環治療。
微針陣列與離子電滲療的結合能增強葡萄糖的提取效果與胰島素的輸送效率,與電子系統的集成能夠實現藥物的可控釋放。整個系統具備安全靈敏的連續性血糖監測,可控的給藥方式以及有效的治療效果,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診療方案。
01 頻繁扎針,糖尿病患者傷痕累累
?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已經影響了全世界8.8%的人口,成為世界最大的流行性疾病之一。
?
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顯示,全球目前有4.63億糖尿病患者,按照增長趨勢到2045年預計將有7億糖尿病患者。目前中國糖尿病人數已達世界第一,大約每10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人需要密切的觀測血糖動態,配合給藥從而避免嚴重的低血糖或者血糖嚴重升高,造成酮癥酸中毒甚至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目前廣泛使用的血糖儀,需要患者每天6-7次戳破手指取血,這個過程不光痛苦、存在感染的風險,還可能錯過夜間的血糖峰值,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這也是我國血糖儀普及率較低的原因之一,相較于發達國家每10人就有9人配有血糖儀,在我國平均5名患者僅有1人配置。
?
為了解決這一現狀,動態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CGM)應運而生。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多采用微創可佩戴的方式,獲取患者的動態血糖信息,下面就來為大家列舉目前性能較好的幾款產品。
?
02 動態血糖監測儀應運而生
雅培2017年推出了第一款FreeStyle Libre輔理善瞬感動態血糖監測儀,該監測儀通過掃描貼在手臂上的傳感器,讀取一段時間的血糖數據。2018年,雅培推出了擁有 14 天長周期佩戴時間的FreeStyle Libre 新一代產品,大大降低了用戶使用成本。該產品為單根8mm長針設計,佩戴時能做到基本無痛。
Dexcom于1999年成立是目前唯一專注CGM產品的公司,具有極大的專業競爭優勢。公司最新發布的 CGM 產品 G6 于 2018 年 3 月通過 FDA 批準上市。FDA 認為 Dexcom G6 既可用作獨立 CGM,也可用于自動胰島素給藥(AID)系統,這款新型 Dexcom G6 是首個獲得 FDA 此項分類的 CGM 產品。G6 不僅擁有長達10天的連續傳感器檢測技術,更是顛覆 CGM 必須采血校準的技術困擾。
美敦力CGM產品有Enlite、Guardian、iPro2以及胰島素泵,Enlite可以戴在腹部和臀部,而Guardian可以戴在腹部、臀部和手臂上,不過iPro2最長佩戴天數僅為3-5天,Enlite為6天,Guardian為7天,與雅培和Dexcom相比稍為遜色,但美敦力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與自家明星產品MinMed胰島素泵聯合使用。其Guardian Connect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已經獲得FDA批準,適用于14~75歲的糖尿病患者。
Senseonics 是一家成立于 13 年的糖尿病器械公司,目前擁有皮下植入式血糖監測系統 Eversense,Eversense是目前唯一的長期CGM產品,能夠通過皮膚下的傳感器、可移動和可充電的智能傳感器,以及一個實時糖尿病監測和管理應用程序,提供長達90天的連續血糖監測。
再來看國內的產品。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樂糖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血糖數據監測與血糖管理,樂糖在2019年推出了面向家庭使用的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頤健安實時動態血糖儀。頤健為三根4mm針設計,通過藍牙廣播的方式,全程無需手動介入,自動傳輸,自動記錄,自動生成報表。
?
?03?創舉!監測和給藥連成閉環
上述產品都采用了微創針頭,患者使用時基本無痛感,通過鏈接智能設備也極大地改善了血糖監測的流程,部分產品配合胰島素泵還可以實現動態的給藥。
而謝曦課題組此次研發的可穿戴系統則把血糖監測和給藥連成了一個閉環,把兩種功能融合在了一個設備中,推動糖尿病治療閉環系統面向輕便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若能成功上市,將進一步減輕糖尿病患者的負擔,極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