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15日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支持浦東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2.戰略定位
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為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重要通道,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窗口。3.發展目標
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建設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璀璨明珠。1.加快關鍵技術研發
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布局和建設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推動超大規模開放算力、智能汽車研發應用創新平臺落戶。研究對用于臨床研究的藥品免征進口環節稅。允許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按照相關要求開展自行研制體外診斷試劑試點。建立企業研發進口微量耗材管理服務平臺,在進口許可、通關便利、允許分銷等方面研究予以支持。允許浦東認定的研發機構享受進口自用設備免征進口環節稅、采購國產設備自用的給予退稅政策。積極參與、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開展全球科技協同創新。2.打造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
在總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實施經驗基礎上,研究在浦東特定區域對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浦東特定區域開展公司型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在試點期內,對符合條件的公司型創業投資企業按照企業年末個人股東持股比例免征企業所得稅,鼓勵長期投資,個人股東從該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按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同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加強分工協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樞紐。依托長三角產業集群優勢,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孵化基地。3.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疏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雙向鏈接的快車道。探索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資金、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投入機制。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實施依章程管理、綜合預算管理和績效評價為基礎的管理模式。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立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實施更大力度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支持浦東設立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知識產權服務站。允許將科研工藝設備設計費納入項目總投資,項目建設單位自行承擔相關設計工作支出可列支設計費。國家在浦東設立的研發機構可研究適用上海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相關規定。1.創新政府服務管理方式
加強各部門各領域協同放權、放管銜接、聯動服務。探索試點商事登記確認制和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制定浦東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清單,深化“一業一證”改革,率先建立行業綜合許可和綜合監管制度。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按程序賦予浦東在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方面更大自主權。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實行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薪酬制度。2.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
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積極穩妥推進具備條件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組。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全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產權,全面依法平等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3.健全要素市場一體化運行機制
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優化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后,探索按規劃期實施的總量管控模式。支持推動在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深化產業用地“標準化”出讓方式改革,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探索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實施以能耗強度為核心、能源消費總量保持適度彈性的用能控制制度。建設國際數據港和數據交易所,推進數據權屬界定、開放共享、交易流通、監督管理等標準制定和系統建設。1.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
更好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試驗田”作用,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在若干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相關成果具備條件后率先在浦東全域推廣實施。在浦東開展制度型開放試點,為全國推進制度型開放探索經驗。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支持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政策在浦東具備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特定區域適用。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電子賬冊管理。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并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探索創新監管安排,具備條件的可享受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通關便利化相關政策。加強商事爭端等領域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
2.加快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
3.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進“直通車”制度
1.進一步加大金融開放力度
支持浦東率先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實施路徑。在浦東支持銀行在符合“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和貿易真實性審核的要求下,便利誠信合規企業的跨境資金收付。創新面向國際的人民幣金融產品,擴大境外人民幣境內投資金融產品范圍,促進人民幣資金跨境雙向流動。研究探索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等開展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試點。推動金融期貨市場與股票、債券、外匯、保險等市場合作,共同開發適應投資者需求的金融市場產品和工具。構建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離岸金融體系,支持浦東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2.建設海內外重要投融資平臺
支持在浦東設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試點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使用人民幣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交易。支持在浦東開展簡化外債登記改革試點。完善外債管理制度,拓展跨境融資空間。推進在滬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包括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在內的中國債券市場統一對外開放,進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3.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和制度
研究在全證券市場穩步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在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發揮上海保險交易所積極作用,打造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探索建立場內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開展期貨保稅倉單業務,并給予或落實配套的跨境金融和稅收政策。建設國家級大型場內貴金屬儲備倉庫。建設國際油氣交易和定價中心,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推出更多交易品種。構建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開展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在總結評估相關試點經驗基礎上,適時研究在浦東依法依規開設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轉讓平臺,推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二級交易市場發展。支持在浦東設立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機構、金融市場學院。支持建設覆蓋全金融市場的交易報告庫。1.創新完善城市治理體系
2.打造時代特色城市風貌
加強對建筑形體、色彩、體量、高度和空間環境等方面的指導約束。實施舊工業區改造工程,建設文化創意和休閑消費場所。與老城區聯動,統籌推進浦東城市有機更新,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加強歷史建筑、文物保護,打造富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群,推進與現代化都市有機融合。加強地下空間統籌規劃利用,推進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提升城市氣候韌性。3.構建和諧優美生態環境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優化企業生態信息采集和評價標準,構建生態信用體系。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健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評估調整黃浦江沿岸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再利用制度。推動綠色低碳出行,發展以網絡化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4.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與長三角地區統籌布局優質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增加高質量和國際化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供給,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建立依據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務資源的制度。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改善弄堂環境,加大停車場和充電設施、街心公園等基本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配套建設力度。弘揚紅色文化,發揚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做大做強文創產業。1.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
發揮浦東先進制造和貿易航運樞紐優勢,推動消費平臺和流通中心建設。研究探索放寬電信服務、醫療健康等服務消費市場外資準入限制,促進服務供給體系升級。建立完善養老托幼、家政服務、文化旅游等服務性消費標準體系。進一步深化實施境外旅客離境“即買即退”措施。支持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上海消費促進系列活動。2.培育綠色健康消費新模式
充實豐富在線醫療、在線文體等線上消費業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推進終端非接觸式智能設施建設和資源共享。建立快速有效的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對消費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1.健全金融風險防控機制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建立健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框架,探索與國際金融體系相適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在現行監管框架下,依法開展金融創新試點活動。建立健全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宏觀審慎評估和協調聯動體系。完善企業、政府、第三方專業機構信息共享平臺,加大離岸貿易真實性審核力度。
2.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3.防范化解安全生產等領域重大風險
1.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對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一流黨建引領浦東發展。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完善落實精準考核、獎懲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把“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具體化,建立健全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大力營造敢擔當、勇負責、善創新的良好氛圍。
2.強化法治保障
3.完善實施機制。建立中央統籌、市負總責、浦東抓落實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