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帶來的影響延續至今,但形勢正在悄然轉變。比起短期紅利,醫療器械企業更注重找到中長期市場出路。
新的秩序正在建立,醫療器械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政策格局、營銷環境、消費者結構、傳播形態等,全部發生了變化。對于中低值耗材領域,原材料價格波動、競爭加劇、市場供需變化等都是企業面臨的風險;在高值耗材領域,國家和地方集采不斷擴圍,如何能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以及從容跳出集采包圍圈是擺在企業眼前的問題。
今日(7月27日),藍帆醫療發布《關于擬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稱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7 月 26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擬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 5 億元人民幣在上海設立全資子公司藍帆醫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藍帆”),主要承載全球創新研發總部基地、投資孵化平臺、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全球商業總部的建設。
《公告》顯示,上海藍帆的經營范圍為:許可項目;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一般項目:從事醫療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第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市場營銷策劃,企業管理,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企業管理咨詢。
由于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帶來的短期紅利對部分醫療器械企業業績仍有很大影響。
藍帆醫療2020年年報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6,942.51萬元,同比增長126.42%;實現營業利潤203,847.91萬元,同比增長258.72%;
7月15日,藍帆醫療披露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億元至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1.09%至463.28%。
無論是2020年報還是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大漲主要原因仍然集中防護領域,即健康防護手套的生產和銷售。
年報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全球各國對醫療及防護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醫療及防護系列產品包括各類醫療及防護手套、口罩等需求訂單均大幅增加,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因而對公司業績產生顯著而積極的影響。
但由于疫情帶來的市場供需變化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等因素,低值耗材領域正面臨著很多不確定風險。同樣是主營產品為醫用手套、醫用口罩的英科醫療,在去年年報中也提到了正在面臨等行業風險。
英科醫療在2020年報中表示,可能存在短期市場供過于求的可能性,如果因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產品售價下跌可能使得公司毛利率下降,對公司業績出現不利影響。
另外,當原料價格波動時,公司通常會通過調整產品售價等措施來規避風險,但若出現原材料價格出現較大甚至劇烈波動、公司不能及時向下游轉嫁成本,則公司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的風險。
為應對這些風險,但從2018年開始,藍帆醫療將更多注意力轉向了高值醫用耗材,開啟“低值耗材+高值耗材”之路。
早在2018年,藍帆醫療就完成了對柏盛國際的并購,從而轉型進入高值醫療器械領域。柏盛國際是心臟介入器械跨國公司,冠脈支架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四,排名僅次于雅培、波士頓科學和美敦力。在中國排名在前三。產品線包括了藥物涂層支架(DCS)、藥物洗脫支架(DES)、裸金屬支架和球囊及球囊導管等心臟介入手術相關器械產品。
此次藍帆醫療在上海成立新公司,目的也是在研發和技術上加大投入以拓寬護城河,加強風險對沖。總之,疫情和集采雙殺下,醫療器械企業都在尋找解決中長期市場需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