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國采”進度條“加載過半
備受矚目的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采“第二單”——人工關節集采進程已到醫療機構報量環節:6月28日開始,要求醫療機構結合臨床使用狀況、醫療技術進步等因素,填報未來一年的采購需求量。
? 回顧關節國采進程:
關節國采進程有序推進,目前已過半,按照此前集采慣例,醫療機構報量后,正式的集采方案就會發布。從目前進度看,沒有意外,八月或許就會發布相關文件,關節國采即將迎來全面落地階段。?
國采規則對關節市場影響幾何
從采購品種來看1、帶量采購范圍不含半髖、單髁,參考冠脈支架集采后,擴張球囊、導引導絲、藥物洗脫支架等相關產品迎來短期的增量市場。國采后,適用于半髖關節置換的雙極頭和單髁假體或也會迎來短暫紅利期;?2、納入國采的髖關節產品的髖臼內襯材質明確要求為聚乙烯,包括高交聯聚乙烯、高交聯聚乙烯(含抗氧化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部分企業沒有這類材質的,需要趕在國采開始前,開通加急評審通道取得注冊證;?3、膝關節未區分產品系統,所有類型材質統一報價,不分質量層次,膝關節集采必然是價格的血拼。?從采購規則來看1、市場機制突顯。從關節集采1號文件來看,意向采購量前85%所覆蓋的企業在滿足產品性能和供應能力的基礎上,將直接劃入A組。正常情況下,醫療機構報量大概率會參照歷史使用情況,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份額列位中上的,只要降價到位,基本沒有出局的風險,且獲得85%的意向采購量;而B組意向采購量只有15%,更少的市場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優勝劣汰加劇;?2、利好國產龍頭企業。銷量高的龍頭企業有望分到A組,另外從擬中選規則來看,同一品類價格會有熔斷機制。國產企業在生產、運輸等成本上更占優勢,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國產企業降幅或將影響進口中標可能性,進口企業考慮全球化導致降價幅度有限,競價優勢低;?3、競爭拼報量,或存在虛假報量、利益輸送等負面現象。醫療機構報量成為進入A組的第一道,也是“決定性”門檻。因此報量環節中,企業為了占據先機,會不會利用經銷商和醫院資源,存在虛報的情況。
近期業內流傳資料顯示,某企業在一家歷史采購量幾乎為0的醫院完成需求報量超過3000個;某企業旗下多個品牌,經由4家醫院合計報量超9000個,其中某心腦血管醫院,全髖關節陶瓷-聚乙烯類采購需求量多達350個。心腦血管醫院是否會有這么多的骨科關節手術待開展?這其中是否存在醫療機構盲目報量的情況?
而對于市場供應目前排在前85%末位的企業而言,很有可能因為份額“稀釋”,不幸跌入B組。這類操作是否會影響集采有序競爭呢?


此前,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發文明確生產企業、經銷商不得干擾醫療機構報量,扭曲報量結果。不知后續這些醫院報量數據會不會被相關部門判定為無效報量,相關企業是否會被追究違規失信行為?進而影響關節集采的最終分組結果。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小編在這里還是要呼吁參與企業都能清晰認識到國家帶量采購是未來的改革方向,大勢所趨。且當前集采規則已經越來越透明,未來也將更加遵循市場原則,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應該積極面對變革,銳意創新,拿好產品,好服務說話。
從分量規則來看1、最低價中標企業獲保量,但報價需謹慎,思考除去伴隨服務是否留有利潤空間。價格最低按采購需求量分配,其他按意向采購量分配。為了獲得更多的份額,企業將進行最大程度的降價,但結算價格分為“含伴隨服務”和“不含伴隨服務”兩種。所以產品系統報價不能過低,避免醫院不要求提供伴隨服務,倒掛產品價格。?2、未中標或將丟失全部市場。未中標無法分配到集采中的任何份額,同時標外市場較小,最終或將面臨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
?
關節集采意義重大
納入集采的醫用耗材品種多為臨床使用量較大、產品價格較高、對醫?;鹪斐奢^大壓力的產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骨科疾病將成為“發病大戶”。每年國內骨科植入耗材市場超300億元,并持續增長,醫保基金支出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骨科進入集采是必然。
?人工關節成為首選的骨科國采產品,還有個原因是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組套較為簡單,相對而言更易實施集中帶量采購。?目前骨科關節已在江蘇、貴州、福建、浙江、青海、安徽、山東等地區開展帶量采購,平均降幅在75%。其中山東省初次置換人工髖關節集采結果最為慘烈,平均降幅為86.26%,最高降幅95.60%。降價金額最大的產品價格由原來92418元降至4133.33元。?就目前地方關節集采降幅,以及結合十二省聯盟創傷集采的降幅來看,預計第二批人工關節國采的價格也會出現較大降幅。?通過集采,一方面能降低關節耗材價格,大大緩解醫保支出壓力。通過醫??刭M,真正改善老百姓就醫難、看病貴的問題。另一方面,淘汰國產小企業和部分進口企業,支持國內龍頭企業的發展,給與產品覆蓋率,保障企業良性發展。同時鼓勵國產企業提升創新研發能力,通過技術突圍,縮小與進口企業的差距。?
?
目前國采中選規則方案未出,還存在很多變量因素,誰會是關節國采下的贏家,暫無法下定論,但必然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短期來看,集采擠干流通環節水分,大部分經銷商面臨淘汰,有利于防治醫療腐敗,減輕醫療負擔,滿足大量基層患者需求,優化行業競爭格局。長遠來看,迫使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搶占非標市場。在地方和國家集采不斷加快的同時中,規則也在不斷優化完善,最終也會探索出更為合理科學的集采規則,進而展開全方位帶量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