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的提質增效,通常被視為較為難啃的“硬骨頭”。
在互聯網醫療發展的今天,大多從事互聯網醫療的企業也更多地將焦點放在鏈接三級醫院的專家醫生資源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健康服務上。
通過互聯網幫助基層醫療實現提質增效會是好的商業切入口嗎?企業又當如何做?
最近,我們接觸到了這樣一家將目標瞄準“鄉鎮醫生群體”的企業——山嶼海醫生。我們采訪了企業聯合創始人兼CEO龐金山,試圖探討互聯網醫療從基層入手是否是門好生意。?
為何選擇切入基層市場?
對于山嶼海醫生來說,選中基層醫療市場進行開拓更多地是因為看好這一未被開墾的處女地。?
一方面,基層醫療有著提質增效的需求,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根據《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在2019年底,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013個,鄉鎮衛生院36112個,診所和醫務室240993個,村衛生室616094個。
在全國53.3萬個行政村共設61.6萬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人員達144.6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3.5萬人、注冊護士16.8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84.2萬人。
根據《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動脈網制圖
而在2019年村衛生室診療量達16.0億人次,比上年減少0.7億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2597人次。
如何讓患者留在基層,而非流至其他大型三甲醫院,也是基層需要思考的因素。導致基層很難留住患者的部分原因則是基層醫療水平不高、配套硬件醫療設備不完善等。基層醫院本身有著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的訴求。
另一方面,這部分群體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滿足。
根據丁香園醫生《2021中國醫生洞察報告》,在線上問診的醫生中“超過 80% 的醫生期望平臺可以提供疾病領域進展、新藥和療法分享、病例分享的培訓內容,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能和水平。同時,也有一小部分醫生對平臺評價體系和平臺的操作有培訓的需求。”
這也意味著當前醫生通過平臺提升自己水平的訴求并未得到滿足。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部分上線了在線診療平臺的醫生的訴求。在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瞄準大型優質醫院時,大量醫生群體其實已經被“過度開發”了,很多醫生都入駐了多個互聯網醫療平臺。而在山嶼海醫生瞄準的這部分鄉鎮醫生群體中,本身有著較大的數量,且大多數醫生資源尚未得到合理的使用。
龐金山表示,“首先城鎮醫生在時間上是富裕的,在當地都是小有名氣的,且最貼近患者,也有固定的忠實粉絲。在跟患者溝通時也十分方便,交流上也無障礙,對患者更為知根知底。其次,目前基層醫生最缺乏的是醫患管理的工具。”也是基于上述緣由,山嶼海醫生選擇了切入基層醫療市場。
山嶼海醫生如何為基層提質增效?
前期的邏輯推演只能說明當前可能存在這樣的市場,但是具體如何還是需要產品成效予以證明。
據山嶼海醫生介紹,“自5月1日上線以來,短短幾個月,山嶼海醫生APP醫帶患的用戶達到了27萬,上線醫生達到了1800多名。后臺數據統計其中70%醫生都來自于城鎮社區醫生,20%來自于地區醫生,10%來自于三甲醫院,可見這是一個剛需市場。”
實際上,山嶼海醫生在這個過程中選擇了三種方式運營實現基層醫生的上線:
①通過醫帶醫。通過醫生邀約醫生,為邀約的醫生進行一定獎勵支持,快速推廣醫生周邊的醫生上線平臺。
②通過與醫生合作密切的企業深度合作,促進醫生上線服務患者。比如與長期與醫院有著學術合作的企業合作,帶動醫生上線平臺。
③對接醫院HIS系統,促使醫院醫生上線。通過為醫生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患者管理工具,幫助醫生獲得管理成效,進一步促成醫生上線并使用產品。
在醫生端,山嶼海醫生為醫生提供了功能豐富的應用,幫助醫生更好地管理患者。為了更好地為基層醫生提供支持,山嶼海醫生更是重點開發了遠程邀約會診功能、轉診功能,解決基層醫生的后顧之憂。
在運營醫生上線過程中,山嶼海醫生也意識到了對接醫院HIS系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比如面臨常見的HIS系統接入以及醫院收付費等問題。目前,龐金山表示,山嶼海醫生“把SAAS系統免費提供給各醫院使用,讓產品真正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百姓。讓患者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家庭醫生服務。山嶼海醫生則通過幫醫院運營和維護,收取一定的交易費用。”
例如,山嶼海醫生與忻州中醫院的合作便采用了這一模式。山嶼海醫生打造的SAAS系統實現了與忻州中醫院HIS系統的打通。雙方選擇合作,也是基于忻州中醫院本身的需求。合作項目分為3期執行,目前仍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最終山嶼海醫生將為忻州中醫院的患者帶來更為便利的互聯網線上診療體驗。而在運維過程中,山嶼海醫生也將獲得一定收入回報。
實際上,互聯網醫療進基層面臨的可能并非單單只是醫生端的問題,患者端的問題同樣存在。在為患者提供各類種類滿足日常需求的功能外,如何應對基層民眾對移動互聯網不夠熟悉的狀況,如何有效地幫助患者獲取更便捷的醫療服務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山嶼海醫生選擇了從產品層面入手,打造能夠適應老齡化的產品——在產品模塊中,“山嶼海醫生打造了‘子女關心父母’等模塊,讓遠在千里之外的子女,也能看到父母用藥的依存性、藥品余量提醒、病歷診斷,通過上傳保存并共享病程記錄、醫囑記錄、幫父母在線支付等的支持,實現基層患者的在線問診、在線轉診、邀約會診、在線陪診等。”
計劃融資,構建醫藥檢養旅生態
據龐金山介紹,目前山嶼海醫生共有近30人的團隊。其中2/3的團隊成員都是技術出身。除了本身擁有一名產品院長外,山嶼海醫生也有著多名來自301醫院、安貞醫院、阜外醫院、天壇醫院的兼職產品副院長。
對山嶼海醫生來說,他們試圖改變的是當前被動式的健康管理,通過SAAS軟件幫助醫院轉變為主動服務,通過提前干預用戶健康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通過家庭醫生主動服務、精準服務患者,實現患者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前,山嶼海醫生也在進行融資。其計劃融資1千萬,將其用于SAAS系統快速下沉基層市場,擴大自身影響力,并迅速建立護城河,以及逐步拓展構建起醫、藥、檢、養、旅的生態圈。
在龐金山看來,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是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齡化人群逐年遞增,亞健康人群日益年輕化;醫院的壓力也日益加大。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日益簡單與便捷。在這種情形下,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是必然趨勢。”龐金山指出。
“作為線上SAAS管理工具,山嶼海醫生將進一步密切與線下實體機構的關聯,進一步利用本地醫生資源推廣家庭醫生,做好干預、預防服務及設備數據采集的精準服務,賦能本地醫生,扎扎實實地實現醫療資源下沉,服務患者、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