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此前財政部提前下達的總計79.896億元的2021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來看,2022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財政支出基本與以往平齊。
按照此前國家衛健委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情況的計劃,未來除了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之外,國家還將繼續對醫療資源配置進行優化以及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還包括落實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配備相應的大型醫療器械創新網。同時文件強調,公立醫院要優先配置國產醫療器械創新網。
換句話說,本輪公立醫療綜合改革補助資金下發后,2022年31個省市的大型醫療設備將再次開啟。并且,國產醫療設備進院也將持續迎來利好。
02、88.28億財政資金,或重點面向縣域醫療
就在同一天(12月3日),財政部連續下發4份文件:
13.5億元:支持253個國家及各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另外,2022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明確下撥48.4216億元,用于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和服務水平。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今年中央財政首次對于縣級醫院撥款,早在2020年底,國家財政部、衛健委、中醫藥局發布《關于提前下達2020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
為1971個縣、338個市、703個市轄區下達99.96億元補助資金,總計3012個市縣醫院覆蓋全國31省。
國家在縣域醫院建設的支持力度上一直在加大。
11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就發布 了《關于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表示:為推動縣醫院綜合能力持續提升,到2025年全國至少有1000家縣級醫療機構達到三級醫療機構服務水平。
這1000家待升級的縣醫院主要來自哪里?
《通知》顯示,主要以脫貧地區、三區三州、原中央蘇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區為重點,在經國家衛生健康委評估已達到三級醫療服務能力的縣醫院以外的縣級醫院中選取。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結合“十三五”時期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評估情況和地方推薦醫院情況,研究確定納入“千縣工程”的醫院名單并予以公布。
鑒于實施階段將于2022年1月開啟,具體的名單在這兩個月應該會公布。
毫無疑問,政策+財政的雙重支持下,貧困縣以及中西部地區的縣域醫療,勢必會迎來新一輪醫療器械市場配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