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號:CQZ2100676
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技術審評報告
產品中文名稱:顱內出血 CT 影像輔助分診軟件
產品管理類別:第三類
申請人名稱: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基本信息
一、申請人名稱 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二、申請人住所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 2879 號 3 樓 3674 室?
三、生產地址 上海市嘉定區城北路 2258 號 B 區 2 樓 B211 室
技術審評概述
一、產品概述?
(一)產品結構及組成?
由服務器端及瀏覽器端構成。瀏覽器端由患者管理模塊、結 果顯示和編輯模塊、服務模塊組成,服務器端由數據訪問和存儲 模塊、數據同步模塊和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圖像處理模塊組成。軟件通過 FTP 下載的方式交付。?
(二)產品適用范圍?
該產品可對顱腦 CT平掃影像進行顯示、處理、測量和分析, 用于對超急性期、急性期顱內出血患者的分診提示。臨床供經培 訓合格的醫師使用,不能單獨作為臨床診療決策的依據。?
(三)型號/規格?
uAI-HematomaCare,發布版本 R002。?
(四)工作原理?
該產品基于顱腦 CT 平掃影像,對患者圖像進行顯示、處理、 測量和分析,采用深度學習技術實現顱內出血超急性期和急性期 患者的分診提示,并對疑似出血區域的體積進行量化分析。?
二、臨床前研究概述?
(一)產品性能研究?
該產品性能指標包括處理對象、最大并發數、數據接口、臨 床功能、使用限制、用戶訪問控制、版權保護、效率、用戶界面、運行環境、軟件質量等要求,其中臨床功能包括患者管理、結果 顯示和編輯、服務等功能。申請人針對上述性能指標提交了產品性能研究資料,并提交 了產品技術要求與產品檢測報告,檢測結果與產品技術要求相符。?
(二)產品有效期和包裝?
申請人明確產品使用期限為 10 年。?
(三)軟件研究?
該產品軟件安全性級別為 C 級,發布版本為 R002。申請人按 照《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要求,提交了相應軟 件描述文檔和軟件版本命名規則真實性聲明,證實該產品軟件設 計開發過程規范可控,綜合剩余風險均可接受。?
申請人根據《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療器械軟件審評要點》提 交了深度學習算法的研究資料,包括數據多樣性分析、數據標注 質控、訓練數據量-評估指標曲線、算法性能評估、算法性能影響 因素分析等研究資料,證實軟件算法性能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申請人根據《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要 求,提交了網絡安全描述文檔,證實該產品現有網絡安全風險可 控,已建立網絡安全應急響應預案。對網絡安全能力進行了分析, 產品網絡安全能力滿足要求。?
(四)產品符合的相關標準?
該產品符合 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件工程 系統與 軟 件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 51 部分:就緒可用軟件產品 (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要求。
申請人提交了相應檢測報告,證實該產品符合上述標準要求。?
三、臨床評價概述?
申請人通過臨床試驗路徑開展臨床評價。采用多中心、回顧 性、單組目標值的臨床試驗設計。納入了三個中心各 200 例、共 600 例受試者的顱腦CT 平掃影像數據,包含301例陰性數據和299 例陽性數據。試驗以資深醫生閱片判讀結果為參考金標準,分診 軟件對超急性期和急性期顱內出血病例分診的敏感度、特異度為 主要評價指標,軟件的數據安全性、器械缺陷發生率為次要評價 指標,不良事件發生率為安全性指標。?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產品輔助分診敏感度為 97.32%(95%CI: 94.80%, 98.84%),敏感度 95%置信區間下限高于目標值 90%, p<0.001;特異度為 99.67%(95%CI:98.16%, 99.99%),特異度 95% 置信區間下限高于目標值 90%, p<0.001。軟件對于超急性期和急 性期顱內出血病例的敏軟件的數據安全性均為滿意或一般,占 100%;軟件使用中,未發生器械缺陷:臨床試驗過程中,未發生 不良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軟件系統的數據安全性得以驗證且完 成統計學描述、達到試驗設計要求。?
綜上,臨床評價資料符合技術審評要求。?
四、產品受益風險判定?
該產品臨床主要受益為:可對顱腦 CT平掃影像進行顯示、處 理和分析,用于對超急性期、急性期顱內出血患者的分診提示, 可提高顱內出血患者的篩選效率。
該產品臨床主要風險為:(1)假陽性輔助分診結果導致不必 要提前檢查的風險。(2)假陰性輔助分診結果可能會延誤患者的 診治。明確該產品僅供經培訓合格的醫師使用,不能單獨作為臨 床診療決策的依據,并在說明書中對相應風險進行了提示。?
綜上,該產品臨床使用受益大于風險。
綜合評價意見?
申請人申請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該產品為創新醫療器 械(創新編號:CQTS2100047),注冊申報資料齊全,符合要求。
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令第 739 號)、《醫療器械注 冊管理辦法》(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 2014 年第 4 號) 等相關醫療器械法規及配套規章,技術審評經系統評價產品安全 性和有效性后,基于當前認知水平,認為該產品臨床使用受益大 于風險,注冊申報資料符合現行技術審評要求,建議予以注冊。?
2022 年 3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