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的“緊日子”來了。
3月2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國家衛生健康委2022年部門預算》,衛生健康支出公立醫院預算數進一步縮減。
預算明細
衛生健康支出(類)公立醫院(款)兒童醫院(項) 2022年預算數為10184.62萬元,比2021年執行數增加5936.54萬元,增長139.75%。
衛生健康支出(類)公立醫院(款)婦幼保健醫院(項)2022年預算數為14089.17 萬元,比2021年執行數減少4419.1萬元,下降23.88%。
衛生健康支出(類)公立醫院(款)其他??漆t院(項)2022年預算數為119990.99萬元,比2021年執行數減少9628.24萬元,下降7.43%。
衛生健康支出(類)公立醫院(款)職業病防治醫院(項)2022年預算數為3820.81萬元,比2021年執行數增加344.29萬元, 增長9.9%。
衛生健康支出(類)公立醫院(款)精神病醫院(項)2022年預算數為8437.13萬元,比2021年執行數增加77.51萬元,增長0.93%。
事實上,綜合公立醫院財政撥款的減少,最先要削減的多半是醫療設備配置的預算。相比較來看,公立醫院的日常的運營和診療是醫院開銷的剛性消費,受影響的可能性并不大。
業內人士也表示,壓縮預算很可能與前些年醫院存在舉債配置大型醫療設備的現象,但實際使用較少并造成資源浪費和長期欠款有關。
可以見得,2022年公立醫院大型設備的配置必然會收緊,對于經銷商來說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對此,小編倒是猜測,財政縮緊以后,公立醫院購買進口醫療器械和試劑肯定會更加謹慎,加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擴大國產醫療設備進醫院范圍,縮減進口醫療設備可采購數量,因此,小編推測,這也許會是國產設備進口替代加速推進的好時機。
雖然今年一般公共預算總體略微增長,單就公立醫院的投入依舊在逐年減少,綜合公立醫院2022年預算數比2021年減少58,009.3萬元,足足下降了10.19%。
眾所周知,財政補助是公立醫院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衛生健康支出預算數的下降,也將直接影響藥品、醫用耗材、檢驗、醫療設備的回款周期。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耗材回款周期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醫院缺錢,而背后正是醫院經營、醫保資金、財政資金等問題。
長期以來,藥械企業被醫院拖欠貨款已成為普遍現象,這也是藥械企業最為頭疼的事情,一方面公立醫療市場占據主要地位,醫院雖然回款不及時,但在買方市場,醫療器械企業只能選擇讓步。
業內人士都明白,雖然從2015年開始,國家就不斷出臺系列文件催公立醫院按時付款,但積弊多年的“行業三角債”也一直沒能打破。此次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各類公立醫院衛生健康支出預算數的下降,或許會進一步影響醫用耗材回款周期。
一名公立醫院的院長指出,耗材回款周期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醫院缺錢,公立醫院依靠流動資金來運轉很常見,如果流水減少而手術價格未調整,鮮少有醫院流水能維持醫院運轉超過半年以上,最多3個月。而另一位南京三級醫院采購科負責人則直言,耗占在其醫院資金流水中占比20%,一旦耗材收入降低,醫院資金周轉會受影響。
另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醫院資金的有限性,決定了藥品付款有先有后,是否按照合同約定執行,還要看醫院相關部門評判。
公立醫院過“緊日子”,必然會對IVD行業造成一定沖擊。
此前,國家衛健委指出,在高值醫用耗材使用方面,2019年三級公立醫院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耗材總收入比例為33.17%,較上年呈增長趨勢,需要進一步加大對藥品、衛生材料、檢查檢驗費用的管控力度。
?2020年1月1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通知》,公布重點治理的18種高值耗材。
2019年7月31日,國務院發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再次強調,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并要求完成第一批重點治理清單。
藥品耗材是醫院的成本,多檢查也成為醫院的成本,業內很多醫療機構將目光放在降低運行成本上。有些醫院已經成立了運營部,利用信息化作支撐,基于醫療大數據分析,開展精細化成本核算,幫助醫院管理者決策,并全面推行預算管理,加強藥品、耗材、固定資產以及防護用品的精細化管理,控制成本支出。
成本為王時代真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