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0天(3月18日- 4月9日),全國累計本土確診病例38051例,無癥狀感染者190964例,總計229015例,而自2019年武漢疫情的整整兩年,全國累計確診病例也才突破1萬。
當下疫情最嚴重的上海,感染人數仍處于高位,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激增至2萬,規模甚至超過了當年的武漢,而周圍省市也面臨著外溢風險。
我們都知道奧密克戎傳播性強、癥狀輕,然而至今沒有一篇研究詳細報道感染奧密克戎后會出什么樣的癥狀、癥狀持續時間、和之前的病毒株相比有何不同,特別是在大部分人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的情況下。
2022年4月7日,柳葉刀雜志發布了一項來自英國的大型研究,揭示了感染奧密克戎的疫苗接種人群(至少接種兩針)出現的癥狀、癥狀持續時間、住院率和之前的毒株相比有何不同,希望能為針對奧密克戎的公共衛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這項研究的數據來自英國的一款名為ZOE的專門收集用戶新冠感染信息的手機APP,在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間,一共有63000多名16-99歲的人在APP上提交了他們感染新冠后出現的癥狀。
研究者將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1月27的感染病例默認為德爾塔感染,這一時間段英國德爾塔毒株的流行率超過70%,而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17日的感染病例為奧密克戎感染,此時奧密克戎基本取代德爾塔成為主流毒株。
奧密克戎感染者與德爾塔感染者按年齡、性別、疫苗接種情況1:1配對,該研究最終納入奧密克戎感染者和德爾塔感染者各4990名。
根據報告結果,奧密克戎患者最經常出現的癥狀有:流涕(76.5%),頭痛(74.4%),喉嚨痛(70.5%),打噴嚏(63.0%),持續性咳嗽(49.8%),聲音嘶啞(42.6%)。
和德爾塔感染的癥狀相比,奧密克戎感染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嗅覺喪失的情況減少了,僅有17%的奧密克戎感染者出現嗅覺喪失,而這一比例在德爾塔感染者中為52.7%。
二,喉嚨痛、聲音嘶啞的情況明顯變多了,奧密克戎患者出現喉嚨痛、聲音嘶啞的風險和德爾塔感染者相比,分別提高了55%(OR? 1·55,? 95%? CI? 1·43–1·69? [p<0·001])和24%(1·24, ?1·14–1·34 ?[p<0·001])。
萬幸的是,一些使人虛弱的癥狀,比如腦霧、眼睛酸痛、眩暈、高熱等,在奧密克戎感染者身上出現的概率和之前的毒株相比也下降了,這也符合我們對奧密克戎癥狀輕的判斷。
在住院率上,接種了2針以上疫苗的奧密克戎感染者,在新冠檢測結果陽性的前后7天內的住院率為1.9%,而同樣接種了疫苗的德爾塔患者住院率為2.6%,也就是說,感染奧密克戎后的住院風險和德爾塔相比,下降了25%(OR 0·75)。
從癥狀出現到消失,德爾塔感染者平均經歷了8.89天,而奧密克戎感染者則為6.87天,癥狀持續時間少了將近2天。
在接種了3針疫苗的感染者身上,這種差距則更明顯,接種加強針的奧密克戎患者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4.40天,而德爾塔感染者為7.71天,相差3.3天。
整體而言,接種了兩針以上疫苗的奧密克戎感染者和德爾塔感染者相比,在一周內恢復的概率是后者的2倍以上(OR 2.49 95% CI 2·10–2·95),也說明了新冠疫苗應接盡接是十分必要的。
注:整體上、接種了2針疫苗和接種了3針疫苗的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感染者癥狀持續時間
研究者還提到:這項研究覆蓋的時間雖然在奧密克戎BA.2變異株席卷全球之前,但是從APP最新收集的數據來看,BA.2的癥狀和BA.1并沒有變化。
這是目前關于奧密克戎與德爾塔感染癥狀及癥狀持續時間對比的,樣本最大、且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證明奧密克戎和之前的毒株相比,感染癥狀已經發生改變,感染者恢復時間變短,也就意味著感染者的傳染期可能會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