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文名稱:非衍生化氨基酸、肉堿、腺苷、溶血卵磷脂和琥珀酰丙酮測定試劑盒(串聯質 譜法)
一、產品概述
(一)產品主要組成成分
A盒組分:內標準品、琥珀酰丙酮分析液、干血斑質控品濾紙卡、U型底耐熱微孔板、粘性微孔板封套、與批次匹配的質量控制證書、微孔板條碼。
B盒組分:流動相溶劑、萃取液(具體內容詳見說明書)
(二)產品預期用途
試劑盒用于定量檢測新生兒全血干血斑中的氨基酸、琥珀酰丙酮、游離肉堿,酰基肉堿,腺苷和溶血卵磷脂的濃度。通過對這些分析物(表1)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定量分析,從而有助于評估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



1這些分析物結構或分子量相同,無法通過串聯質譜法進行區分
該產品已經臨床驗證的疾病與其相關的分析物關系如下表:




(三)產品包裝規格
氨基酸、游離肉堿、?;鈮A、琥珀酰丙酮、2種腺苷以及溶血卵磷脂的測量過程包括使用含有內標準品的溶液對新生兒干血斑進行萃取并使用串聯質譜(MSMS)系統進行分析。每種分析物對其相應的內標準品的響應程度與該分析物的濃度成正比。
采用多反應監控模式同時對多種分析物進行數據獲取,通過第一級四極桿質量分析器根據各自的質荷比對前體離子(即母離子)進行篩選,而后通過碰撞室碰撞裂解為更小的碎片離子,隨后進入第二級四極桿質量分析器通過質荷比對產物離子(即子離子)進行篩選,最終到達檢測器得到信號。?
1.主要原材料的選擇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內標準品原料(各種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物)及干血斑質控品,均為外購方式獲得。申請人選擇有資質的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根據不同原料設置相關標準,制定了各主要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并經檢驗合格。
申請人設計了完整的企業參考品,包括線性參考品,準確度參考品、精密性參考品和靈敏度參考品。
線性參考品:通過將未標記的氨基酸、?;鈮A、琥珀酰丙酮、腺苷和溶血卵磷脂按一定量溶于50%-55%的血細胞比容的人全血配制,點斑干燥而成,為共6個濃度的干血片。
企業準確度參考品、精密性參考品和靈敏度參考品:通過將未標記的氨基酸、?;鈮A、琥珀酰丙酮、腺苷和溶血卵磷脂按一定量溶于50%-55%的血細胞比容的人全血配制點斑干燥而成,含低和高兩個水平。干血片分為三部分,分別作為準確度參考品、精密性參考品和靈敏度參考品使用。
申請人通過對試劑主要生產工藝的研究,確定了最佳生產工藝。試劑盒反應體系的研究中,包含了內標濃度、干粉內標濃度和復溶體積、鹽酸肼的濃度、上樣體積及轉移體積、萃取反應的溫度和反應時間、衍生化反應放置時間、萃取液及流動相成分配比、萃取工作液穩定性等。申請人通過一系列研究,最終確定了最佳的反應體系。
該產品分析性能評估內容包括精密度、準確度、線性、靈敏度、干擾、殘留、漂移等。申請人提交了有效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下生產的三批產品在適用機型QSight210MD三重四極桿質譜系統、SCIEX公司的API3200MD?三重四極桿質譜儀、ABSCIEXTripleQuad?4500MD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系統、Waters?ACQUITYI-X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系統、Waters?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系統上進行的性能評估資料。
1.精密度申請人采用三批次試劑盒分別進行了不同因素間的精密度研究。分別使用正常內源水平樣本、醫學決定水平樣本和臨床高值水平樣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所有分析物的CV≤25%(內源濃度樣本除外)。
2.正確度(回收試驗)申請人采用三批次試劑盒進行測試。采用回收實驗方法進行正確度的評價。結果表明:分析物的回收率結果在可接受范圍內(80%-120%)。
3.線性申請人采用三批次試劑盒進行測試。使用正常人血作為基質,添加分析物以覆蓋臨床高值濃度的水平,梯度稀釋后得到12個水平的線性樣本,建立線性范圍,所有分析物的線性回歸系數R不低于0.9900。使用企業線性參考品進行測試,所有分析物的線性回歸系數R不低于0.9900。
4.靈敏度申請人采用三批次試劑盒,通過檢測系列稀釋的內標準品的濃度來模擬進行研究檢測限。將內標準品工作液進行17個連續稀釋,得到18個濃度的內標準品溶液,對高低質控品進行萃取并進行混合。對連續4個濃度內標準品萃取結果的線性和精密度進行計算。當線性R不低于0.99且CV不高于25%時,血樣中最低內標的理論濃度即為對應分析物的靈敏度。所有質控品分析物功能靈敏度均不高于各分析物的典型內源濃度水平。
5.干擾申請人對潛在的內源性干擾物質以及外源干擾物在不同濃度下,比較干擾物添加前后內源水平DBS和醫學決定水平DBS中各分析物濃度的偏差。結果表明:膽紅素(0.15g/L),甘油三酯(10g/L),血紅蛋白(220g/L),骨化二醇(250nmol/L),對乙酰氨基酚(55mg/L),L-谷氨酸(3000μmol/L),肌氨酸(125μmol/L),肌酸(6000μmol/L),L-天冬酰胺(1500μmol/L),L-賴氨酸(2000μmol/L),L-蛋氨酸砜(500μmol/L),白蛋白(30g/L),利多卡因(38.4μmol/L),D617(2.23μmol/L),L-鳥氨酸(375μmol/L),亞胺甲基谷氨酸(37.1μmol/L),O-乙酰基-L-絲氨酸(1000μmol/L),2,5-二羥基苯甲酸(127μmol/L),普萘洛爾(7.74μmol/L),4-氨酰安替比林(500μmol/L),牛磺石膽酸(30.5μmol/L),DL-羥基丁二酸(3000μmol/L),6-氨基乙酸(6.07μmol/L),葡萄糖酸氯己定(0.04%)等在其驗證最大濃度條件下對試劑盒分析物的檢測不產生影響。試劑盒可滿足常規檢測的要求。
6.殘留申請人采用企業線性參考品進行研究,考察高濃度樣本殘留對內源樣本檢測的影響。結果表明除Val,Asa有殘留影響外,其余分析物對應的偏差均在±1SD范圍內。Val和Asa的影響程度在臨床實際使用中,并不會影響對測試結果的判斷。
申請人采用連續運行10塊測試板考察檢測方法結果的穩定性。結果表明:內源濃度樣本(除SA和Asa外)、陽性判斷值附近濃度樣本和高值樣本的各個總CV均在25%以內。首、末板之間的漂移不會影響試劑盒的功能性檢測。
申請人使用本產品對2075例臨床樣本進行檢測,以0.5%-99.5%為基礎,建立參考范圍。其中部分疾病根據已有資料或文獻,對分析物下限或上限進行了調整(如C0,ADO等)。
同時,將本試劑盒檢測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進行了比較,驗證了試劑陽性判斷值設定的合理性。
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除了分析物本身的濃度值外,不同分析物的比例值在某些情況下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對這些比例值,按百分位0.5%-99.5%統計了參考范圍,可用于輔助判斷或分析。
申請人對該產品的實時穩定性、運輸穩定性、開封穩定性以及樣本穩定性進行研究,確定了在各種條件下該產品及樣本的有效保存時間。
實時穩定性:選取三批試劑盒置于規定的儲存環境中,A盒在2-8°C條件下儲存,B盒在2-30°C條件下儲存,分別于0、3、6、9和13個月時,對試劑盒準確度、重復性、線性、靈敏度進行考察。確定產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有效期為12個月。
此外,申請人對產品的運輸穩定性、開封穩定性等分別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產品的性能均滿足產品說明書的聲稱。
申請人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共4家臨床試驗機構完成了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采用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與臨床診斷結果進行比較研究,評價本產品的靈敏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等指標。
臨床試驗前瞻性入組的21082例干血斑樣本中,檢出并經臨床確診陽性的疾病包括有苯丙酮尿癥(PKU)、原發性肉堿缺乏癥(PCD)、甲基丙二酸血癥(MMA)等。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樣本的檢測結果以疾病的首要指標按照說明書參考范圍判讀分析,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針對氨基酸(AA)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5.36%,假陽性率為4.64%,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21.54,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0.51%,陰性預測值為100.00%;對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7.69%,假陽性率為2.31%,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43.35,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1.03%,陰性預測值為100.00%;對有機酸(OA)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6.89%,假陽性率為3.11%,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32.17,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1.22%,陰性預測值為100.00%。對樣本的檢測結果以臨床應用結合次要指標判讀分析,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對氨基酸(AA)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8.93%,假陽性率為1.07%,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93.08,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2.18%,陰性預測值為100.00%;對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9.62%,假陽性率為0.38%,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263.94,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5.95%,陰性預測值為100.00%;對有機酸(OA)代謝病的檢測靈敏度為100.00%,特異度為99.50%,假陽性率為0.50%,假陰性率為0,陽性似然比為200.46,陰性似然比為0,陽性預測值為7.14%,陰性預測值為100.00%。
臨床試驗回顧性入組的226例干血斑樣本中,臨床確診陽性的疾病包括有高苯丙氨酸血癥(HPA)、苯丙酮尿癥(PKU)、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癥(BH4D)、精氨酰琥珀酸尿癥(ASA)、瓜氨酸血癥Ⅰ型(CITI)、希特林蛋白缺乏癥(新生兒肝內膽汁淤積癥/瓜氨酸血癥Ⅱ型)(CITRIN(NICCD/CITⅡ))、高甲硫氨酸血癥(MET)、楓糖尿病(MSUD)、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OTCD)、酪氨酸血癥Ⅰ型(TYRI)、酪氨酸血癥II型(TYRII)、酪氨酸血癥Ⅲ型(TYRIII)、精氨酸血癥(ARG)、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CY)、高脯氨酸血癥(PRO)、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癥(CPS1)、原發性肉堿缺乏癥(PCD)、短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SCAD)、中鏈?;o酶A脫氫酶缺乏癥(MCAD)、極長鏈?;o酶A脫氫酶缺乏癥(VLCAD)、肉堿棕櫚酰轉移酶I缺乏癥(CPT-I)、多種?;o酶A脫氫酶缺乏癥(GAII)、三功能蛋白缺乏癥(TFP)、甲基丙二酸血癥(MMA)、甲基丙二酸血癥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MMA合并HCY)、丙酸血癥(PA)、異丁酰輔酶A脫氫酶缺乏癥(IBG)、異戊酸血癥(IVA)、戊二酸血癥I型(GAI)、3-甲基巴豆酰輔酶A羧化酶缺乏癥(MCCD)、β酮基硫解酶缺乏癥(βKT)、2-甲基丁酰輔酶A水解酶缺乏癥(2MBG)、3-羥基-3-甲基戊二酸血癥(HMG)、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癥(MCD)、腺苷脫氨酶缺陷重癥聯合免疫缺陷(ADA-SCID)、X-連鎖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X-ALD)?;仡櫺栽囼灲Y果顯示,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對氨基酸(AA)代謝病、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有機酸(OA)代謝病、嘌呤代謝病ADA-SCID、過氧化物酶體病X-ALD的檢測靈敏度均為100.00%。
第二部分,采用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與已上市同類產品進行對比試驗,驗證本產品的臨床準確性。
該部分臨床試驗共入組2143例干血斑樣本,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樣本的檢測結果以疾病的首要指標按申報產品與對比試劑各自參考范圍判讀分析,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與對比試劑針對氨基酸(AA)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78.87%,陰性符合率為95.46%,總符合率為94.91%;對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95.56%,陰性符合率為97.28%,總符合率為97.25%;對有機酸(OA)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96.43%,陰性符合率為97.13%,總符合率為97.11%。進一步分析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與對比試劑針對氨基酸(AA)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兩者使用不同的參考范圍各自產生不同的假陽性結果,從而導致比較差異。繼續對樣本的檢測結果以臨床應用結合次要指標判讀分析,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與對比試劑針對氨基酸(AA)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95.00%,陰性符合率為99.00%,總符合率為98.93%;對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94.29%,陰性符合率為99.67%,總符合率為99.58%;對有機酸(OA)代謝病檢測的陽性符合率為91.30%,陰性符合率為99.62%,總符合率為99.44%。
對兩種方法檢測結果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于疾病判讀應用的主要分析物如Phe、C3、C0等分析物,相關系數R均>0.95,表明兩種試劑盒相關性較好。
除對不同疾病類型進行分析外,還對每一種疾病和每一種分析物(分析物比值)分別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用體外診斷試劑各待測分析物(分析物比值)指標異常情況都通過相應的遺傳代謝病得到驗證,各分析物(分析物比值)統計得到的陰性預測值均為100.00%。同時,其余相關性能指標也都符合臨床應用要求。
綜上所述,該產品臨床試驗資料對產品的臨床性能進行了全面研究,臨床試驗結果基本符合臨床應用要求。?
該試劑盒用于定量檢測新生兒全血干血斑中的氨基酸、琥珀酰丙酮、游離肉堿,?;鈮A,腺苷和溶血卵磷脂的濃度??赏瑫r對幾十種疾病進行分析,包括氨基酸(AA)代謝病、脂肪酸氧化(FAO)代謝病、有機酸(OA)代謝病、嘌呤代謝病和過氧化物酶體病,其中嘌呤代謝病和過氧化物酶體病這兩類疾病通過干血斑質譜法檢測在國內尚無同類產品。
該產品臨床應用的主要受益在于:在新生兒早期提示風險,使患者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從而受益。
經臨床評價分析,本產品的臨床靈敏度和特異度可滿足臨床檢驗要求。
參照“YY/T 0316-2016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標準,對該產品進行風險分析。
該產品主要的風險來自于檢測存在的假陽性和假陰性情況。假陽性風險會導致被檢測者需要進行復查復測,并可能需要通過基因檢測進一步確認或排除。這會對被檢測者產生一定的經濟和時間影響。假陰性風險會導致患者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生長發育受影響。從已有結果分析,鳥氨酸氨甲?;D移酶缺乏癥因其X-連鎖的特性,該產品在女性患者中無法檢出指標物異常,有較大的漏檢風險。
除上述外,產品已知的檢測局限性包括:對于Asa極高濃度的樣本,可能會對下一個測試產生殘留;Asa和Sa的回收率較低,測試值不能代表其精確濃度。
此外,檢測結果會受到如下條件的影響,包括:樣品點并未被血均勻浸透,打沖樣本時采樣點太靠近血斑的邊緣,樣本收集或晾干過程中處置不當,樣本受熱受潮或降解,血斑濾紙受排泄物污染。使用者必須了解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檢測的局限性。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申報資料,經綜合評價,在目前認知水平上,認為該產品能夠較大程度地滿足醫療需求,預期為適用人群帶來的受益大于風險。
為確保使用安全,基于對主要剩余風險的防控,在產品說明書中介紹了該產品檢驗方法的局限性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本申報項目為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屬于優先審批項目(編號:20190009)。申請人的注冊申報資料符合現行要求,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0號)、《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2014年第5號)等相關醫療器械法規與配套規章,經系統評價后,建議準予注冊。延續注冊時補充提交至少十家臨床機構、至少十萬例新生兒新鮮干血斑樣本的前瞻性臨床試驗資料,可不設對照組,但應由臨床機構對診斷結果進行確認。對于本次新增的兩種疾?。╔-連鎖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和腺苷脫氨酶缺陷重癥聯合免疫缺陷),應前瞻性的檢出真陽性病例。在延續注冊時,注冊人應依據上市后的臨床使用數據進一步修訂說明書臨床性能相關內容。
2022年3月23日
附件:產品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