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強生(JNJ.US)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據財報顯示,強生第一季度營收234.26億美元(約人民幣1507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為51.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31.34億元),同比下跌16.9%。受此消息影響,強生股價在發布日當天上漲了0.44%。
按照業務劃分,強生第一季度消費者健康業務銷售額為35.86億美元,同比下降1.5%,制藥業務銷售額達128.69億美元,同比增長6.3%;醫療技術業務銷售額為69.71億美元,同比增長5.9%。
從地區劃分來看,強生在美國的銷售額為114.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34.50億元),同比增長2.7%;國際銷售額為120.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72.98億元),同比增長7.2%;歐洲銷售額為60.2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72.98億元),同比增長11.3%;西半球地區(不包括美國)銷售額為14.8億美元 ,同比增長4.1%;亞太及非洲銷售額為45.0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72.98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包含中國在內的亞太及非洲地區銷售額的增長,強生提到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國大陸上OTC產品銷量增長所致,如上呼吸道產品、鎮痛劑、以及消化保健產品。展望未來,強生預計2022年全年銷售額在948億-958億美元,同比增長3.8%-4.8%。
強生醫療科技(原醫療器械,強生今年將Medical Device業務更名為MedTech)首席財務官Joe Wolk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正達到其最低的凈債務水平,并正在尋找適合醫療科技戰略并購。
“我不會過度拘泥于并購標的大小。真正關注的是戰略價值,然后是財務價值創造,以增加內部投資組合和管線,”Wolk說。強生醫療科技執行副總裁 Ashley McEvoy 補充說:“我們將繼續做好手術,并真正將患者體驗數字化。”?
強生在第一季度已經完成了兩項醫療技術收購:
Cuptimize 髖脊柱分析通過為復雜的骨科問題創建新的解決方案,徹底改變骨盆傾斜。直接與術中導航解決方案集成的術前分析模塊無需CT掃描。CUPTIMIZE不依賴于高級成像或工程人員。相反,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字篩查工具分析患者站姿和坐姿的X射線,從而識別脊柱和骨盆之間的異常運動(例如,骨盆傾斜)。CUPTIMIZE能增強VELYS髖關節導航的術中功能,讓外科醫生提供更個性化的護理。
Cuptimize系統已于2020年12月提交510k FDA批準,正在等待批準。
CrossRoads Extremity Systems,為DePuy Synthes產品組合帶來了多種差異化產品,包括miniBunion 3D,dynaBunion 4D和DynaForce Staple Compression Plates。miniBunion系統是跖骨截骨術(一種治療輕度至中度幻覺外翻的程序)的微創解決方案,與傳統技術相比,可減小切口尺寸,旨在減少疼痛并加快恢復速度。dynaBunion lapidus系統是拇囊炎切除術(一種管理中度至重度外翻的手術)的一種選擇,并提供儀器和植入物,通過較小的切口在四維空間中糾正拇囊炎。DynaForce 主軸壓縮板將穩定性與熔合部位的動態連續壓縮相結合。總之,這些系統提供了手術選擇,以解決從輕度到重度的各種拇囊炎畸形。
除了超過25種產品的強大產品組合外,CrossRoads還帶來了EcoSMART儀器服務,該服務為手術病例提供無菌,可重復使用的器械,以及術后器械的回收和處理,以幫助減少手術室的浪費和低效率。
在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后,強生可能會更加專注于醫療技術及其制藥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