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2日,新光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新光維醫療是一家主業為醫用內窺鏡產品研發及商業化的企業,企業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蘇州。
據悉,新光維醫療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Scivi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簡稱“新光維”)于2022年4月22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曾經在2021年9月27日遞表,這是該公司第2次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在招股書中,新光維醫療的股東架構顯示高瓴資本、經緯創投、禮來LAV、涌金資產等多個投資資本紛紛押注。
新光維醫療的產品組合包括:
虧損逐步加大
據招股書顯示,新光維2021年收入為0.7億元(同比增長46.99%),虧損5.3億,毛利率55.88%。新光維表示,自成立以來公司遭受了巨大的經營虧損,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經營虧損還會持續。其中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經營虧損分別為1500萬元及4.97億元。財務方面,2020年及2021年,新光維醫療收入分別為3222.2萬元、6961.8萬元。同期,毛利分別為1686.2萬元、3890.6萬元。
但新光維對于企業及產品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企業表示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在未來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受中國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微創手術的發展以及醫師培訓水平的逐步提高等因素的推動,預計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231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62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將為10.5%。
對于虧損,新光維表示企業一直致力于產品的研發升級,后續將持續升級內窺鏡技術,不斷拓展產品管線;提升研發能力;持續技術創新;推進在研產品商業化及不斷提高市場滲透率;擴充生產能力;戰略擴張及外延增長以支持公司窺鏡技術及產品組合發展。同時虧損也是由于公司主要從可重復使用內窺鏡設備產生收入,但公司尚未開展核心產品的大規模銷售。
企業能否走上逆襲之路?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的醫用內窺鏡市場高度集中,由國際醫療器械巨頭主導市場,國內品牌在2020年的滲透率僅為5.6%。新光維是全球唯一一家成功開發具有2D轉3D功能的內窺鏡系統,并且是中國唯一一家4K內窺鏡成像系統和4K內窺鏡鏡體都獲得FDA批準商業化的公司。新光維稱,公司目標打破國際品牌于中國醫用內窺鏡市場的長期壟斷局面,并可能未來產生大額成本。或許這一虧損狀況還將繼續,此外,公司的核心產品目前僅可與內窺鏡圖像處理裝置一起使用,因此,公司可能需要產生額外成本,以推動公司的核心產品滲透于中國市場。
除了加速布局國內市場,新光維也在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目前新光維已在中國及多個海外司法管轄區獲得13款產品的市場批準或許可。同時招股書稱,公司是國內極少數成功將高性能內窺鏡系統銷往中國三甲醫院的公司之一。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的3D圖像成像裝置是唯一進入海外市場及中國三甲醫院的國產3D內窺鏡系統。其中作為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也成為其主承銷商。
而隨著國內內窺鏡的產品技術不斷提升與發展,當前中國制定的高價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可能會在未來覆蓋到新光維的產品,這也可能會導致產品價格下調,從而可能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所以留個企業快速崛起的機會與時間還有多久,也靜待國內內窺鏡市場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