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眼科器械賽道熱度提升,而彩瞳在時尚屬性加持以及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眼妝成為重點),也迎來了爆發。
彩瞳,其規范名稱為彩色隱形眼鏡,是一種在鏡片上添加了顏色,具有美容效果的隱形眼鏡,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最開始用于幫助眼睛受傷的人遮蓋瑕疵,強生公司為此注冊了“美瞳”的品牌商標。直至目前,消費者仍然更為習慣將彩色隱形眼鏡稱為“美瞳”。
01
上游企業加碼彩瞳領域
隱形眼鏡在終端市場分為兩大品類:白片(透明隱形眼鏡)以及彩瞳。白片頭部格局穩定,庫博、強生、博士倫、愛爾康四大品牌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相較而言,由于具備時尚屬性,彩瞳市占率變化快,集中度更低。
有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近視人口將達7億,隱形眼鏡的滲透率只有8%,而彩瞳滲透率更低,僅占近視人口的4.5%,韓國為22.9%,日本為20.2%,這意味著我國美瞳行業處于藍海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前兩年拼花色的浪潮逐漸褪去后,材質及產品技術成為另一競爭要素,多個品牌開始建立合作研究實驗室或自研基地,上游企業迎來發展機遇。2021年5月頭部隱形眼鏡代工廠吉林瑞爾康的母公司蒂螺醫療宣布完成4.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用于彩瞳的研發和擴產項目。此外,眼科耗材企業也紛紛加碼彩瞳領域。愛博醫療2021年上半年以4000萬元收購了具有獨立自主技術能力的彩瞳生產商天眼醫藥55%的股權。同年4月,昊海生科以4000萬元取得河北鑫視康隱形眼鏡有限公司60%股權,獲得4項軟性隱形眼鏡的注冊證,其中包含年拋美瞳產品。
02
高端化成國內企業破局點
2014年,隱形眼鏡納入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監管范疇,其生產及經營受到嚴格監管,具備較高的生產技術壁壘,因此大部分品牌采取代工生產模式而不是自建工廠。
距眾成數科統計,截至2021年,國內持有彩色隱形眼鏡產品(此處指產品結構組成中含有“增強著色”、“彩色”描述的角膜接觸鏡產品)的生產企業共有29家,代表企業有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吉林瑞爾康隱形眼鏡有限公司、江蘇視準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江蘇海倫隱形眼鏡有限公司。
截止到2021年,彩色隱形眼鏡產品數量為242件,其中境內產品為88件,港澳臺產品74件,進口產品80件。產品數量最多的企業為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共有19件;(臺灣)優你康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永勝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以17件、16件位列二三。
中國臺灣及韓國已具備多年的彩瞳代工經驗,具備成熟的供應鏈。相較之下,國內生產企業并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高端領域成為突破口。
目前彩瞳的主流材質為水凝膠,根據加入分子的不同分為離子材料和非離子材料,這兩種材質都不具備高透氧性,長期佩戴容易導致角膜缺氧,引發角膜方面的疾病。而目前更為優質的材料為硅水凝膠,具備透氧性高、不易蛋白沉淀的特點,但技術難度較高,成為品牌及企業的攻關目標。愛博醫療于近日透露正在推進高透氧硅水凝膠隱形眼鏡的研發。
由于具備時尚、美妝屬性,彩瞳的產品更迭速度相較其他醫療器械產品更快,對于國內生產企業來說,在強化供應鏈體系、擴充產能方面仍然有有待提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