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冠試劑出口正在巨幅下降,環比3月已經下降73.24%%!
5月20日,海關統計數據平臺更新了進出口數據,4月我國新冠試劑(商品編碼:38221900)出口貨值為35.57億元,環比3月大幅下降73.24%%。
而自去年12月起,新冠試劑單月出口貨值均在百億元以上。
“由此可見,自去年12月起,我國新冠試劑出口貨值已經連續四個月實現增長,但在今年4月,出口貨值開始大幅回落。”
實際上,從3月的出口數據看,較早放松防疫的一些國家對我國新冠試劑的進口量已出現一定下降,一些質量好、知名度高、供應能力強的公司是各國政府青睞的對象,少數企業仍有大單承接。但從中長期看,海外防疫降級或將使抗原自測試劑總體需求減少。
不過,隨著秋冬季來臨或新變異株的傳播,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從公開報道來看,美國政府正在為秋冬季做準備,相關政府官員表示,秋冬美國面對新冠疫情將很“脆弱”,需要撥款增加檢測和疫苗投入。
相對于海外需求萎縮,國內新冠檢測需求正在逐步釋放,尤其是一些出口能力強、產能大的企業正在受益國內市場。
比如,抗原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重要補充已在上海被廣泛使用,僅5月1日至7日,上海抗原檢測就多達約1.26億人次。而東方生物的新冠抗原自測試劑自3月15日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件后,至4月初已向上海發貨超過1億份;還有亞輝龍,自4月以來已向全國發貨超1.3億人份新冠抗原自測試劑。
除上海外,5月11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表示,北京將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人員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工作。這是繼上海之后,又一個開始大面積新冠抗原檢測的超大城市。
加之,衛健委近日明確,尚未發生疫情、但輸入風險較高的地區,也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我國正在逐步打開國門,赴華不再要求IgM抗體檢測,但要做抗原檢測等。因此,小編推測,抗原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或在國內迎來更大一波紅利,但未來我國抗原市場格局也將由頭部企業主導的概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