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醫療在同一天傳出兩個重磅消息。
日前?,BD醫療以15.25億美元現金(約合人民幣100億)收購了藥房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Parata Systems。此次收購意味著自動化藥房龍頭BD醫療將進一步攻城略地,擴大在這一市場的領先地位。
同一天還傳出,BD醫療將推出全球首款采用高速成像技術的光譜細胞分選機,可根據視覺特征對細胞進行分選。
這款最新的BD FACSDiscover S8 Cell Sorter采用了突破性的圖像技術BD CellView,這一技術在今年登上了學術大刊《Science》的封面。它是首款將光譜流式細胞儀與分揀圖像分析技術相結合的細胞分選機,能夠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對以往無法識別的細胞行分類。
兩項好消息傳出后,BD股價在6月6日上漲2.53%至258.72美元。2021年BD醫療全年營收202.48億美元在全球械企中排名上升一位,至全球第五。得益于疫情驅動醫療部門營收94.79億美元,同比+7%;其中藥物輸送解決方案(同比+12%)、藥物管理解決方案(同比+2%)雙雙增長;
*按實時匯率換算:1瑞士法郎=1.0806美元;1歐元=1.1293美元。以財報發布為基準。
*美敦力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4月28日到2021年4月24日。
*BD醫療、西門子醫療2021財年區間為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
*飛利浦的醫療營收僅考慮Diagnosis&Treatment和Connected Care兩個部分數據。
*研發費用均指公司/集團總研發費用支出。各企業統計口徑不一,數據僅供參考。
生命科學部門營收65.3億美元,同比+36%。其中,診斷系統業務實現了高達+44%的增長。
去年1月26日BD醫療醫療宣布原首席執行官兼總裁Tom Polen將兼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自2021年4月28日起生效。此后BD在Tom Polen的全面執掌下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在2021財年(截至2021年9月30日)BD已經完成了六起收購,而進入2022財年后,僅12月份BD醫療就已經完成了三次收購。
預計在糖尿病業務正式獨立后,BD還將繼續加強藥物管理和診斷產線,延續當前的擴張勢頭。
Parata Systems成立于2006年,提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包括藥物依從性包裝技術和永續庫存管理。
Parata最主要的產品是藥物重新包裝技術和智能/數字工作流程系統。允許患者將藥物處方發送到Parata系統,然后系統將自動分揀用小瓶,小袋等重新包裝藥品,目前應用于幾乎所有藥房終端市場,覆蓋零售、醫院、郵購、數字藥房等客群。Parata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獲得了2.2億美元的收入。
通稿顯示,預計收購將于BD的2023財年上半年末完成。
BD醫療對此表示,收購Parata將補充其現有的藥物管理產品組合。特別是,這一交易將使BD步入價值6億美元的藥房自動化細分市場。
BD首席執行官Tom Pol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Parata擁有極具吸引力的財務狀況和令人信服的價值主張,符合我們在增長,盈利能力和回報方面的所有嚴格投資標準。隨著Parata的加入,BD進一步推進了我們圍繞智能互聯護理和實現新護理環境的2025年增長戰略。我們期待歡迎才華橫溢的Parata團隊加入BD。”
2021年全球自動化藥房系統市場規模大約為205億元(人民幣),預計2028年將達到298億元,2022-2028期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5.4%。
藥房自動化系統是指藥品進入醫院以后,從管理到最后送到病人手中,一切全部機械化、信息化。每一顆藥的入庫到出庫隨時跟蹤,藥房盤點實時控制。大大減少藥房空間,節省庫存成本,節省人力成本,杜絕人為失誤,基本實現零排隊。
全球領先的藥房自動化系統公司包括BD、Omnicell、YUYAMA、Baxter International、Swisslog Healthcare等。全球五大制造商的生產份額超過55%。北美的產量市場份額占比最大,超過30%,其次是歐洲。
作為行業龍頭,25年前BD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發藥機器人BD Rowa? Select,不久前這臺運行了1/4個世紀的發藥機器人才正式在德國德累斯頓的莎索尼婭國際藥房退休,由新一代產品BD Rowa? Vmax 接替。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安裝了10,000 多臺BD Rowa,并引入了數字化解決方案。此次收購預計將增強BD的自動化藥房布局,完善這一細分市場的產品線。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所示,我國門診藥房自動化設備的滲透率相較于發達國家較低,整體約為20%。
長期以來,我國醫院在藥事服務方面效率較低且取藥人員工作強度較大,加上傳統藥房硬件設備老舊、信息化覆蓋較差,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取藥耗時長等問題致使患者的滿意度下降,在這一大背景下國內企業也開始相繼布局自動化/智慧藥房。
去年我國這一領域還新增了一家上市企業。2021年3月29日蘇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
招股書顯示,艾隆科技自成立以來,專注于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領域,目前主要為各級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覆蓋智慧藥房、智慧病區、智慧物流三大板塊的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設備及軟件信息平臺,主要應用于藥品、耗材及其他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主要應用場景為大中型醫院、社區醫院、醫藥供應鏈服務企業、城市中央藥房、中藥自動集中代煎中心等。
最新年報顯示,2021年艾隆科技公司營業總收入 39,249.39 萬元,同比增長 26.62%。營業利潤為11,238.70 萬元,同比增長 39.52%;利潤總額為 11,241.48 萬元,同比增長 40.34%。
在6月3日至7日舉行的國際細胞術促進會(ISAC)CYTO 2022會議上,BD醫療發布了最新的細胞分選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觀察和分選細胞,在病毒學、腫瘤學等領域創造全新的應用。
BD FACSDiscover S8 Cell Sorter搭配了突破性BD CellView圖像技術,是第一款將先進的光譜流式細胞術與可分揀的圖像分析相結合的細胞分選機,這將使研究人員依據更準確的數據對以前無法識別的細胞進行分類。
Westmead醫學研究所科學運營主任Xin Maggie Wang博士介紹:“這一進步填補了生物醫學研究中長期存在的空白,使科學家能夠進行高參數實驗,同時快速觀察和分選具有特定、可視化特征的細胞。對于進行光譜流式細胞術的研究人員來說,能夠實際看到正在分析的細胞會讓你對結果更有信心,并使您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細胞,并回答以前可能無法想象的問題。”
光譜流式細胞儀是流式細胞儀下的一個分支技術。常規的流式細胞術使用二向色鏡和帶通濾光片來選擇光譜的特定波段,以使用點檢測器進行檢測,其低分辨率限制了其在更復雜的光學分析中的實用性。而光譜流式細胞儀的光學和檢測器的最新進展使得在亞毫秒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全光譜測量,彌補了傳統流式細胞的檢測缺陷。
在此基礎上,?BD CellView 圖像技術可捕獲流經系統的單個細胞的圖像,并根據每個細胞的詳細微觀圖像分析以高分揀速度對其進行分選。這種組合使科學家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可以實時通過視覺確認的細胞群和特征,并分類以前無法識別的細胞。
BD Biosciences全球總裁Puneet Sarin說:“采用BD CellView圖像技術的BD FACScover S8細胞分選儀代表了BD醫療占據流式細胞術創新和領導地位的新篇章,結合我們新的光譜優化的BD Horizon RealYellow和RealBlue試劑等補充工具,我們很期待看到科學界將如何利用它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大的信心實現突破性發現, 以及發現可以幫助塑造健康未來的新應用。”
與上文提到的自動藥房領域一樣,BD公司也一直是流式領域的領導者,占據超過40%的全球市場份額,擁有包括分析型流式、分選型流式、流式液相芯片等,產品齊全。1973年,BD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共同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臺商品化的流式細胞儀;1980年,中國引進的第一臺流式細胞儀也是由BD公司生產。目前其多個流式試劑產品獲CFDA注冊批準。
今年BD也在強化這一領域,年初從母公司Vitros收購了西班牙臨床流式細胞儀公司CytognosCytognos,后者是一家私營的血液癌和血液疾病流式細胞術檢測開發商。
目前國內使用的流式細胞儀大多數為國外產品,基本分布在三甲及以上大型醫院,面對中國龐大的患者人群,無法提供高效廉價的醫療器械創新網。
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進口設備昂貴,另一方面是因為各類檢測內容需要調整多項設備參數和數據分析流程,操作人員需要專業培訓定崗操作,加劇了流式細胞儀在中國以及基層醫院使用的難度,隨著國產品牌逐漸崛起,這一境況有望得到緩解。
2021年流式細胞儀品牌排行(按銷售數量),來源:醫招采
根據2021年國內流式細胞儀銷售排行榜,無論采購數量還是金額上國外品牌均以90%以上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地位,數量上看國產品牌只有邁瑞、唯公入圍前十,二者合計只占很小的市場份額,其中BD以37.09%、Beckman Coulter 以32.63%的市場份額分別名列第一、第二名,其后依次Agilent、邁瑞、Cytek、Sony、ThermoFisher、Luminex、唯公、Fluid Imaging;
2021年流式細胞儀品牌排行(按銷售金額),來源:醫招采
從銷售金額前十品牌上看,BD以46.87%、Beckman Coulter以26.94%的市場份額分別名列第一、第二名,其后依次Fluid Imaging、Cytek、Sony、Agilent、ThermoFisher、Miltenyi、邁瑞、Luminex。
2021年分析型流式細胞儀品牌排行(按銷售數量),來源:醫招采
細分領域,2021年分析型流式細胞儀采購品牌排行中,國內品牌出現較好的勢頭,其中入圍的有邁瑞、唯公、賽雷納企業,但國際品牌以80%以上在整個市場份額中占據優勢地位,特別是Beckman Coulter、BD兩家公司仍處于行業龍頭。排名依次為:Beckman Coulter、BD、Agilent、邁瑞、Cytek、ThermoFisher、Luminex、唯公、Sony、賽雷納。
近些年來國產流式的興起,打破流式技術壁壘,在流式成本的制約下,相信未來會慢慢把距離縮小,降低儀器成本,讓更多研究人員可以使用流式細胞儀進行細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