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位于美國新澤西州帕特森的Mega Tech,將有助于MXR Imaging擴大在美國東北部的影響力。
由于大型影像設備原廠維修的價格昂貴,近年來我國的醫學影像第三方維保也在逐漸興起,并有一批企業采用創新的模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降低醫院負擔。
那么國內的行業格局又會如何發展呢?情況我們的詳細介紹。
美國醫療設備第三方維保服務巨頭MXR Imaging前身Merry X-Ray Corporation成立于1958年,起初供應用于成像的膠片和化學品,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逐漸轉型成為了影像設備維保、搬運服務供應商。
在美國醫療診斷成像市場服務60年后,為了整合旗下業務,提供更完整的服務方案,2019年公司將旗下收購的子公司包括:
Consensys Imaging Service,全美領先的CT、MRI、數字乳房 X 光檢查和超聲成像服務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
Nationwide Imaging Services, 一家翻新和二手醫療成像設備供應商,為全美乃至全球提供服務。
Conquest Imaging,超聲部件和探頭修復公司。
Universal Medical Systems,CT、MRI供應商。
完成戰略轉變后,公司資源實現了集中整合,并以全新的身份MXR The Imaging Solution Company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數字醫學成像解決方案。
醫學影像儀器設備投資大,系統復雜,科技含量高,工作環境要求高,對其安裝操作使用等方面均有嚴格要求;保證儀器經常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發揮其應有效能,對提高醫療服務質帚和實現預期效益意義重大,而積極搞好設備維修工作,就尤為重要。
我國醫院現代化醫療設備占固定資產總值的50%以上,其中大多為高端設備,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療設備第三方售后維修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700億元。
隨著醫院設備規模逐步上升,目前體量已有上萬臺,涵蓋幾乎所有科室,原有醫院的管理方式已經超出了設備科的管理需求能力。大型醫院因為資源豐富,以及中心城市優勢,供應商能夠及時響應,但對于普通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訴求并沒有滿足,導致臨床科室的診療過程延誤,甚至出現醫療事故。
我國目前承擔醫院醫療設備售后維修保養服務的主要有三方:一是醫院醫學工程部門,二是廠家技術部門,還有就是第三方醫療設備服務公司。
目前很多醫院的技術保障力量仍存在嚴重不足。國內一家器械維修企業的工作人員稱,醫院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只有大約占醫院總裝備數20%的價值高昂的大型設備處于原廠維保和精心養護狀態;另外80%的中小型設備分散于醫院各處,管理難度大,管理不到位。
為什么醫院不愿首選原廠維修?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臺設備購置回來以后,廠家承諾保修1年,第二年就要開始購買服務。對于醫院來說,一些重要、大型設備,還有可能繼續買服務;但一些中小型設備也花錢購買原廠維修是不太可能的。他們或者想辦法自行維修,或者找第三方服務。”
同時表示,目前醫療器械維修的價格沒有參考依據,維修質量沒有規范標準,一直是醫療機構比較無奈的問題。
有的高檔設備1年的保修費高達180萬元,一些大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的維修費1年就達上千萬元,許多醫院對于如此高昂的維修費用承受不了。但機器壞了又不能不修,由此,催生出第三方維修服務領域。
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服務公司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維保行業的業務模式將由原本的單次維修,逐步向單臺設備維保、再到整體醫院維保的方向推進。醫院也更加希望能將全院的設備交予有服務能力的第三方維保。
2016年3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建立醫療設備的通信協議、故障反饋、檢測維護等環節的源代碼開放制度,鼓勵發展第三方專業維護保養、售后服務隊伍”。
基于此,國內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行業市場規模也隨之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以醫療設備中的醫學影像設備為例,根據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維修行業市場規模從58.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88.0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0.9%。據頭豹預測,未來五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上升至17.1%,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上升至189.8億元人民幣。
在這一領域,也有不少企業在漸漸興起。
柯渡醫學
柯渡醫學成立于2006年,十五年來一直致力于醫學裝備售后服務與資產管理。2014年柯渡率先提出全院醫學裝備資產管理服務模式(“柯渡模式”),由此開創了我國醫院設備社會化管理的全新起點。
2019年柯渡醫學完成了6000萬美元融資,創下了中國醫療設備服務領域投資金額之最的記錄。
柯渡醫學服務內容覆蓋醫療器械管理、學科建設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產品線覆蓋醫院全科室、服務網絡覆蓋全中國。培養了一支超過1000人的工程師、市場銷售及運營團隊,探索出行業領先的三大體系:工程師培養管理考核體系、運營體系以及客戶服務體系。柯渡醫學科技目前管理醫院資產近500億元人民幣,客戶醫院近3000家。
在技術方面,柯渡醫學科技還是首家將AR技術引入醫療設備服務領域的企業,其自主研發并用于工程師遠程支持的智能工具——“瞳影眼鏡”,這是全國首款專門用于支持設備服務工程師的智能眼鏡,有助于提升專家工程師對前線的支持能力。
此外,其自主研發的專門用于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系統——“阿基米德”設備管理系統,改變了醫院在設備臨床使用階段的粗放式管理,幫助目標客戶實現設備方面精細化管理。
昆亞醫療
昆亞醫療是第一家新三板掛牌的第三方醫療設備服務公司,主要創始人來自西門子等大型醫療設備廠商,主營業務包括醫院影像、放射科室設備維保托管服務,全院醫療設備維保托管服務、大中型醫療設備的白金保、金保、技術保養、設備移機、安裝調試等服務;同時提供全系列的備件和耗材。
2020年11月昆亞醫療宣布完成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海爾醫療領投,東方嘉富跟投,昆亞醫療B輪投資方君聯資本繼續追加投資。
昆亞醫療創始人許仁祥表示,昆亞醫療推出了IMES醫維佳設備管理平臺,通過“設備+互聯網+可視化+數據化+終端”等智能化升級,使醫療智慧化管理流程更便捷、服務更高效、管理更精細。目前,借助醫療設備資產管理系統、質量控制、預防性維護、駐點服務中心、等級評審支持等,昆亞醫療已為超過600家醫院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
此外,昆亞醫療目前已成功自主研發醫院設備智能管理平臺,使得醫院設備服務從事后維修進一步向事前維護為主,近期迭代的2.0版本已經上線超過200多家醫療機構,成功實現降低設備損壞概率、降低醫院維修成本、和縮短維修周期。
栢田醫療
栢田醫療成立于2002年,最初是從事醫用耗材的配送業務,根植于云南醫療市場。此后逐漸展開第三方全院醫療設備維保服務。2015年正式將第三方全院醫療設備維保服務確定為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并開始業務轉型。
經過11年的研發,栢田醫療推出了“醫修庫”醫療設備維修管理平臺,通過“設備+互聯網+可視化+數據化+終端”等智能化升級,使醫療智慧化管理流程更便捷、服務更高效、管理更精細。
目前,通過這套信息化管理系統,醫院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使用效率、維修頻次、維護保養的時間都可以記錄在案,醫院管理人員只需要點開app,就可以隨時掌握醫院數千臺設備的運行情況。
三方合作新模式
隨著行業的進步,最近還出現了醫院、第三方維修服務商以及設備原廠三方合作業務模式。
有代表性的GE智康保就是這樣一種合作模式。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通過加入GE智康保,成為其授權服務商后,將獲得GE在維修業務上強有力支持。首先,GE將為其提供每年1-2次專業技術培訓,而工程師通過培訓后,將會獲得GE原廠認證。
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GE智康保可以為醫院和第三方機構提供便捷的技術支持,實現精準服務。在日常維修服務指導上,第三方授權服務商的工程師也可通過線上連線GE原廠工程師,遠程解決設備問題。再者,GE原廠工程師也會到現場,進行維修保養服務同時對授權服務商的工程師進行實操培訓。
如此一來,醫療設備第三方售后服務行業的維修人員維修技術水平將得到極大提升,從而促進行業規范化。
第三方醫療設備維修服務機構通常具有高效、完善的客戶需求響應機制。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提供7天24小時的人工受理用戶咨詢,使醫院隨時能夠獲得快速的維修服務。而加入GE智康保的第三方授權服務商,能夠快速為醫院提供更高質量的維修服務,從而贏取客戶信任,獲得更多的客戶;對于醫院方面而言,也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原廠級別的高質量維修服務。
——
隨著國家醫療設備管理法律法規出臺,從事醫院醫療設備售后服務的第三方,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醫療設備原廠售后服務的補充,正在日益成為醫院醫療設備維修保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三方醫療器械維修公司是醫療設備原廠維修之外的重要補充,其有效地降低了維修費用,能較大程度地保障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以用戶為中心推出的一種新的服務方式,為醫療設備維修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