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生病第一時間,都會向身邊人求助怎么給孩子吃藥。不問還好,一問更亂,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這讓本就擔心受怕的寶爸寶媽更加迷茫和緊張。因為孩子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給孩子吃錯藥。所以,兒童安全用藥究竟要注意些什么呢?微大夫整理了"五個常見兒童用藥"的誤區,寶爸寶媽快來看看吧。
誤區1、吃點"小"藥,預防感冒
冬季是感冒的多發期,尤其是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全的兒童來說更容易中招,這也是每年冬天各大醫院的兒科像"春運交通樞紐"一樣擁擠不堪的原因之一。一些爸媽怕孩子生病,就時不時給孩子喂點"小藥"來預防感冒。殊不知,藥是把雙刃劍,對癥是藥,不對癥是毒!
比如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們喝板藍根來預防感冒,但微大夫真的很想說一句,板藍根對預防病毒性感冒沒啥大用,而且目前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它能有效預防感冒,這藥吃了不僅徒勞,還會給孩子的身體增加負擔。
誤區2、大人藥量,孩子一半
有的家長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會讓孩子服用成人的藥,認為劑量減半孩子喂給孩子就OK。但兒童真的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兒童用藥既不科學,又很危險。因為兒童的肝臟還沒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和清除能力都不如成人。而且,兒童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也還沒發育完全,不能有效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
微大夫提示各位家長: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服用成人藥物,即使減少劑量也很危險。如果有些藥物確實沒有兒童專用的劑型,這時候應該讓醫生來判斷能不能給孩子用,而不是自己來判斷哦。
誤區3、朋友推薦,一定沒錯
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時間去問朋友的經驗,對于朋友分享的藥物和經驗直接照搬。在沒有經過醫生診斷下,就隨意給孩子用藥,這樣的安全隱患真的很大。因為,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樣,判斷病因和怎么樣用藥這種事情應該交給專業的醫生,萬萬不能輕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薦給孩子亂喂藥。
誤區4、看錯包裝,搞混藥名
據《國家用藥錯誤報告項目》統計顯示,每年近 1 / 4 的用藥錯誤都是因為搞混藥名所致。比如,用于兒童退燒的泰諾林和用于兒童感冒癥狀的泰諾,不少家長就很容易混淆。當然,藥品包裝相似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特別是同一家藥廠生產的不同藥品,外包裝會非常相似,不僅包裝盒尺寸大小一樣,連顏色也都差不多。因此,家里備了同一藥廠不同藥品的家長需格外小心謹慎。
誤區5、依賴化學藥物,輕視護理
對于孩子來說,生病除了合理用藥,患病后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長細心的護理。很多家長過于依賴藥物,而忽略了孩子患病后的護理,所以會經常出現給孩子吃了藥,病情沒有好轉還起了一身濕疹的情況。一些家長心疼寶寶出濕疹難受,就會給寶寶外用的激素類藥物,但微大夫不得提示,外用的激素類藥物是不能治愈濕疹的,只是可以控制濕疹的反復發作。濕疹寶寶的皮膚瘙癢,抓撓后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外界的過敏原如花粉、動物皮屑、塵螨等更易進入體內而使濕疹加重。所以代替激素類外用藥物應該勤涂多涂低敏保濕潤膚霜,重建寶寶皮膚的屏障功能。
俗話:"是藥三分毒",藥不管吃多吃少,都對孩子的身體都是有害的,正是基于爸媽的這一痛點,微大夫研發了"感冒舒緩儀",改變傳統感冒治療方式,減少打針吃藥,用物理的方法來緩解感冒。
微大夫"感冒舒緩儀" 工作原理是通過輸出特定的電流波,幫助身體快速清理感冒病毒,達到預防和緩解感冒的作用,適用于鎮痛,促進炎癥消散,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咽痛、鼻塞流涕、肌肉疼痛和疲勞等癥狀。
因為絕大多數的感冒是由病毒導致的。人類已知的三千種左右的病毒的衣殼結構,只有二十面體、螺旋體以及兩者的組合體這三種結構。病毒衣殼在人體細胞內是靠電磁力由病毒蛋白質自己組裝起來的,所以對病毒的合適的電磁干擾可以大大加快身體清理病毒的過程。因此微大夫用來緩解病毒性感冒是很有效的。
將微大夫感冒舒緩儀佩戴在手腕上,設定好時間與治療強度,微弱電流波會作用于血液之中,以人體血液每3分鐘循環1次來計算,感冒舒緩儀可在2小時幫助身體清理血液40次。所以每個療程2小時,一天3個療程就能讓感冒癥狀得到極大舒緩。當然因為微大夫沒有退燒作用,發燒時需要配合使用退燒藥,同時堅持使用微大夫。
雖然臨床實驗和廣大用戶的反饋表明,微大夫的"感冒舒緩儀"對緩解病毒性感冒效果很棒,但是微大夫還是要提醒大家,孩子生病嚴重,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醫院向醫生尋求解決辦法。
微大夫招商熱線:王莉:138102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