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創新器械發展,為什么臨床應用評價不可或缺
日期:2022-07-25
醫療器械的創新發展直接關系到人民健康保障水平。雖然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各級醫療機構采用國產醫療器械的比例日益提升,但相較于發達國家仍有差距,部分領域的醫療器械仍是進口產品為主,部分“卡脖子”技術還需要不斷突破攻關。
01、創新政策助推醫療器械快速發展
國家各級主管部門歷來注重醫療器械創新網發展。
早在2014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印發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的通知》,主要目的是“鼓勵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促進醫療器械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推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此后各部委相繼陸續印發了《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2015年)、《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試行)的通告》((2017年)、《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網的意見》(2017年)等文件,旨在解決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中存在矛盾、改革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網發展。
截止2021年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通過了134項創新醫療器械的審批,年審批量持續穩定增長。
02、高速發展帶來風險弱項不容忽視
國家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特別是創新醫療器械的特別審批程序,為推動臨床醫療技術創新、適用技術發展、滿足公眾臨床需求如緊急應對新冠疫情等,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隨著創新醫療器械進入臨床使用,其技術成熟度、應用經驗、臨床使用數據等相對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
新技術快速進入臨床應用,由此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第一,相關產品標準、關鍵性能參數指標仍不夠健全或規范;第二,產品計量質控規范、管理規范相對缺乏;第三,產品臨床數據相對較少,相關應用評價和對比研究不足。
03、臨床評價驅動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
隨著《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條件和備案管理辦法》不斷修訂,針對醫療器械的使用彰顯了更加嚴格的態度,表明國家對于醫療器械安全風險的重視,其相應的法規體系、監管制度和措施不斷完善。
創新醫療器械具有技術新穎、先進、審批周期短等特點,其風險管理與評價應貫穿于臨床應用全過程。
首先,要加強創新醫療器械臨床使用過程中數據的收集,以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為基礎,建立創新醫療器械應用數據庫,作為臨床使用評價依據;
其次,圍繞創新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建立創新醫療器械質量控制、維修管理、不良事件評價等多維度評價體系;
最后,通過加大創新醫療器械應用評價項目立項等方式,開展創新醫療器械應用全方面評價研究,不斷推進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
總之,開展創新醫療器械臨床應用評價對提高醫療器械安全性、有效性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加快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推動醫療器械行業良性發展,最終造福廣大患者。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