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報告數據,于2016年至2021年,中國腫瘤消融行業的市場規模(按醫院收費價格計算)由人民幣18.8億元增至人民幣39.2億元。
鑒于中國新增腫瘤患者數量的不斷增加,消融療法在醫院推廣普及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醫生患者接受微創手術,消融治療逐漸成為腫瘤的常用治療方法之一。同時隨著腫瘤消融治療的進一步普及和越來越多不同地區醫療保險對腫瘤消融治療的覆蓋,中國腫瘤消融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上升趨勢,預期到2026年將達到人民幣155.8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4.7%。
01
腫瘤消融技術是在超聲、CT、核磁共振成像等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經皮穿刺或經自然腔道到達腫瘤部位,滅活癌組織的微創治療技術。主要包括熱消融(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以及近年發展的復合式冷熱消融和不可逆電穿孔消融等。熱消融和不可逆電穿孔消融主要基于電學技術,賽道玩家眾多;以冷為主的冷凍消融或復合式冷熱消融由于涉及超低溫,設備開發涵蓋生物傳熱學、熱力學、電學、流體力學等多學科,技術往往跟航空航天相關,技術壁壘較高,廠家較少。
我國目前每年的腫瘤消融手術大概有30萬臺,其中以微波、射頻為主的熱消融占整個消融市場的80%,冷凍消融約占比10%。反觀與我國人口相當的歐美地區,每年的腫瘤消融手術約300萬臺,其中射頻、微波、冷凍消融三種技術為主要臨床消融術式,各占主要消融市場30%份額。可見我國整體的腫瘤消融市場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尤其是冷凍消融相比海外具有更加廣闊的增長空間。
▲Source:KBV RESEARCH
?▲GVR | 日本腫瘤消融市場
02
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預估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癥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癥發展趨勢。
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癥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在全球范圍內,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 2040 年相比 2020 年,癌癥負擔將增加 50%,屆時全球新增癌癥病例數將達到2840萬。從癌癥負擔全球統計來看,亞太地區癌癥病例數量最高,約占全球48%,其次是歐洲、美洲和非洲。亞太地區發病率最高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其龐大的人口基數,約占世界人口60%。
從目前全球市場份額來剖析,頭部龍頭企業聚集的北美洲主導了全球的腫瘤消融市場,約占30%,這得益于政府對優質醫療的支持、民眾的高購買力、覆蓋廣泛的醫保報銷政策以及癌癥發病率的上升;
其次是亞太和歐洲地區,由于亞太地區的癌癥負擔較大,市場尚未飽和,未來幾年在腫瘤消融領域會有很大的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為全球最大的腫瘤新增國和負擔國,2020 年中國新發癌癥 457萬人,占全球 23.7%;中國癌癥死亡人數 300 萬,占全球30%,我國的癌癥治療市場將會保持持續快速增長。
?▲腫瘤消融市場地區增速圖
03
中國新增癌癥主要為:肺癌(82萬例)、結直腸癌(56萬例)、胃癌(48萬例)、乳腺癌(42萬例)、肝癌(41萬例),食道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
腫瘤消融的適應癥囊括了肝癌、肺癌、乳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骨與軟組織腫瘤等幾乎所有實體腫瘤,同時也在肺結節、甲狀腺結節等疾病上開始了廣泛的應用。國內外一線診療指南如NCCN、ESMO、CSCO等也將腫瘤消融治療地位和推薦等級逐漸提高與外科手術齊平。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報告數據,到2026年,適用于消融治療的患者將達到1800萬人次。
04
腫瘤消融市場尚處于發展中,未來的增長空間潛力巨大。醫療器械巨頭公司紛紛進行布局,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該賽道的持續火熱吸引了更多的投資方和新玩家的入局。頭部企業采取了各種戰略,如兼并、收購或戰略合作的方式,以期在腫瘤消融賽道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公司更加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努力突破技術壁壘,從而在競爭欲漸激烈的腫瘤消融領域鞏固自己的地位。
目前腫瘤消融的競爭局勢形成了以Ethicon(Johnson & Johnson)、Medtronic 和Boston Scientific等巨頭為市場頭部先驅,AngioDynamics、Sonacare Medical等多個創新玩家緊隨其后的格局。國內眾多的創新企業也在腫瘤消融領域開始布局和融資,以其在未來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05
中國腫瘤消融技術開展和普及較晚,約在 2010 年后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患癌群體擴大、居民負擔水平上升、腫瘤消融術臨床應用范圍擴展等驅動因素下,腫瘤消融行業將持續加速增長。
從腫瘤消融技術層面來看,目前我國在微波腫瘤消融領域處于世界領先行列,設備國產率占有率接近80%,行業集中度高;射頻消融國際和本土產品競爭較為激烈,國際品牌略占優勢,市場份額超50%;在冷凍消融領域,傳統冷凍消融之前主要以進口為主,國內品牌海杰亞推出的康博刀產品上市后高速成長,新增市場份額已超過進口廠商;在不可逆電穿孔消融的細分賽道,目前終端銷售主要為進口產品,國產品牌已有2家產品上市,正在全力追趕。
隨著國內整體癌癥治療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內廠家對先進消融技術的研發投入,可以預期國產品牌將不斷提升市場份額,進而影響和改變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