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始,衛健委印發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國衛醫發〔2017〕3號),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依托高水平醫院設置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各地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實際和醫院發展現狀,制定委省共建方案,組織符合設置標準的醫院進行申報,現已完成了心血管、癌癥、老年、兒童、創傷、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類別的國家醫療中心設置工作。
2021年9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及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的通知》,為進一步完善傳染病醫療服務體系頂層設計,優化傳染病醫療資源區域布局,提升應對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根據最新發布的《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設置標準》和《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的要求,應當以傳染病學科特色突出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或者三級甲等傳染病專科醫院為中心設置,在管理模式、院區設置、團隊構建、近3年傳染病患者年均出院人數/手術人數、學科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傳染病醫學中心應當以具備常見傳染病、新發突發傳染病和重大傳染病的綜合診療能力,掌握疑難危重傳染病救治所涉及的各項關鍵技術。已建立多學科融合的現代傳染病防治體系,整合傳染病防控、疫情監測預警、病原體識別與檢測、傳染病診斷、抗病原體治療、多器官功能支持、院感管理能力,協同內科與外科、西醫與中醫、醫療與預防,覆蓋從兒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具備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并將科研成果向臨床轉化的能力,引領我國傳染病醫學發展。
基于上述要求,傳染病中心在科室及平臺設置方面具體要求有傳染病科、呼吸內科、院感管理科、重癥醫學平臺、醫學影像平臺及醫學檢驗平臺等,其中關于醫學檢驗平臺的要求如下:
應當設置生物安全三級(P3)實驗室,配備分析測試平臺、代謝組學平臺、蛋白組學平臺、細胞生物學技術平臺、免疫學技術平臺與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具備突發新發傳染病病原體識別與檢測能力。
配置病毒核酸檢測平臺≥10套,檢驗人員中熟練掌握PCR檢測技術的≥80%,具備新型冠狀病毒等病毒核酸檢測能力5000人份/日,并能夠短期內進一步拓展。
同時公布了一批傳染病專業核心技術清單: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有序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至今年底,力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圍繞疾病負擔重、轉外就醫集中的病種,重點建設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傳染病等專業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此次發布的兩項“標準”也是繼去年11月《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綜合醫院)設置標準》后又一重要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設置標準。
???
高精尖IVD設備成設置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