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板醫療設備和高值耗材企業紛紛亮出2023年業績快報,整體表現較為亮眼,個別企業發展勢頭迅猛。通過對比業績增長板塊,不難發現,出海已成為眾多企業非常重要的一條發展之路。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多家科創板醫療器械企業“兩條腿”走路的布局效果顯著。在主打國產化發展的同時,布局廣闊的海外市場構建第二增長曲線。市場的開拓更加依賴于產品核心競爭力、營銷體系成熟度、品牌影響力等自身因素,科創企業的優勢得以體現。而對于走出去的企業來說,非洲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22年非洲總人口大約14.3億,已經超過中國人口14.2億。占全球總人口的1/6。承受全球約1/4的疾病負擔。目前全球生育水平最高的前十位國家都在非洲。預計到2050年,非洲總人口將近翻番,達到26億左右,占全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快速的城市化、醫療支出和投資的增加以及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發病率的升高,非洲醫療市場潛力巨大。
新冠疫情的發生,使得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已經意識到在醫療健康領域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差距,開始著手制定政策以改善國民的醫療條件。那么非洲的各個國家當前醫療市場潛力如何?哪些國家更具市場前景?讓我們一睹為快。
01
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人口已超2億,有52.0%的城市居民,但貧困人口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40.1%。
整體醫療基礎設施差,醫療器械和消耗品主要依賴進口。基礎性的產品主要從中國進口,超聲波、CT掃描儀等高科技診斷成像設備主要來自美國。大多數私人診所買不起新設備,因此只能購買二手設備。
尼日利亞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人口紅利、經濟增長和醫療現狀都為醫療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潛在需求,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尼日利亞醫患比例為1:2500,比WHO的1:600的建議高出四倍以上。
尼日利亞醫療保險覆蓋率很低,有將近90%的人口沒有醫療保險,農村地區只有1.4%的人擁有健康保險,這限制了人們獲得醫療服務的能力。?
尼日利亞醫療支出占家庭年度總支出的6.1%,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這些都將限制當地醫療市場的發展。
02
肯尼亞
肯尼亞擁有東非最大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但其人均 GDP 較低,使得許多當地人無法獲得醫療服務。
與鄰國相比,肯尼亞在醫療基礎設施方面較為先進,并且是來自東非鄰國游客的醫療旅游目的地。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后,大多數醫療設備都是進口的,國內生產的重點是基本消耗品和個人防護設備(PPE)。根據 BMI 的數據,截至2020 年底,肯尼亞醫療器械市場估計接近1.3 億美元。由于許多醫療保健設施需要現代化,對醫療設備的需求仍然很高。?
但與大多數非洲國家相同,肯尼亞的醫療保險覆蓋率低,近3900萬肯尼亞人無法獲得醫療保險。
肯尼亞政府正在投資于衛生人力,重點是社區衛生促進者,他們訓練有素,符合目標,有動力在社區一級提供衛生服務。
不管是尼日利亞還是肯尼亞,政府都對醫療提起了重視,不斷投資醫療設施建設和人才資源輸入,這將促進當地的醫療市場發展,但由于制造業生產力有限,原料藥、設備等依然依賴于進口,中國也是非洲國家的主要進口國。
埃及和南非的醫療市場占整個非洲的40%,也是中國醫療企業出口非洲的重要目的地。?
03
埃及
埃及經濟發展較好,中產階級占總人口的近30%,全國人均購買力為2690美元。埃及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預計到2050年,醫院病床的需求將增長到10萬以上。
埃及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龐大且不斷增長,目前埃及是中東及北非地區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埃及政府非常熱衷于拓展醫療保健行業,提供了多種投資機會,特別是與醫療器械相關的醫療行業,并計劃通過引入新的國民健康保險計劃來改善該行業。
研究顯示,埃及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在2015年的總價值為62568萬美元,到2020年增長到108768萬美元。預測到2027年埃及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價值將達到194563萬美元。從2020年到2027年,埃及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8.66%。
04
南非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有5000多萬,屬于中等收入國家,在醫療保健的支出占國內總產值的9%。
南非工業基礎較好,但大多數設備仍為進口,本國制造較少,預計醫療設備市場將以8.9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截至2020年,進口器械量占其醫療器械總量的94.1%,其中近50%的進口來自美國、中國和德國。?
南非在醫療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醫護資源短缺和分布不均。南非平均每一千人擁有的醫生數量少于1人,私營部門的狀況稍好,2014年每千人擁有醫生數量為1.75。
南非政府重視醫療衛生事業,醫療支出穩步增長。中國企業進入南非醫療器械市場的機會較大,因為南非是非洲的經濟和商業中心之一,通過南非進入其他非洲國家市場的機會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