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國家發改委以及國家藥監局對于目前的醫療物資以及復工復產情況作出了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會上介紹了許多與醫療器械行業息息相關的內容。
十大類醫療設備,前方急需
在醫療設備方面,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介紹,有十大類醫療設備前方急需。
“因為重癥病人比較多,包括負壓救護車、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各種測溫儀,都基本滿足了一線的急需。像呼吸機、監護儀運抵武漢超過1萬多臺,手持測溫儀達到了將近14萬臺等,這些對前方醫療治療救治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防疫正處于關鍵階段,醫療物資的保障工作任務還比較艱巨,隨著一線需求的不斷增加,對于醫療器械的產能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后續工信部提出,下一步將重點開展醫療救治急需的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醫療設備的組織生產和及時供應。
事實上,就在前不久中國醫療設備協會也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疫情急需的器械目錄,其中包括呼吸機、除顫儀、病人監護儀、ECMO、自動生化分析儀、CT、DR等49種醫療設備。
美敦力、GE、飛利浦、邁瑞、理邦、威高、魚躍等大批醫療器械巨頭企業產品上榜:
口罩日產量已達5477萬只,防護服日產量達20多萬套
對于口罩問題,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回應稱,截止到2月22日,我國口罩的日產量已達5477萬只,比2月1日的日產量增長了2.8倍,近20天來累計生產的口罩達到了5.7億只。
此外,在醫用防護服產能供應方面,在全國各大企業的全力開工下,目前日產量已經達到了20多萬套。醫用隔離眼罩、面罩的日產量也已經達到了4萬件。
在消殺用品方面,企業的復工率已經超過了80%以上。目前,工信部正在組織電商平臺和藥品的批發企業進行對接,對消殺用品盡快在線上和各個門店提供分裝、小包裝的服務,目的是為了盡快滿足復工復產和社會公眾的需要。
駐廠監督,國家藥監局開啟醫療器械最嚴監管模式
一周前,財政部就曾發布公告,公布了一系列在疫情期間對于醫療器械行業的利好政策,其中就包括加快審批上市、免收注冊費等等。伴隨著利好政策發布的同時,國家對于疫情期間醫療器械行業的監管嚴格程度也是有著非常大的提升。
2月25日上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顏江瑛就表示,在疫情期間,對于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將進行從嚴處置。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積極會同公安、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藥品醫療器械違法犯罪行為,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用藥用械安全,特別是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的用藥用械安全。”
在監管舉措中,國家藥監局表示,首先將加大對于應急審批產品的檢查抽檢力度,對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實行駐廠監督。
同時,對經營企業也將加強監督,強化進貨渠道、購銷記錄、儲運條件等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截止到目前,國家藥監局已經派出了兩批13個工作組和地方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起,對于疫情防控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據悉,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加大對于醫療器械上市產品的質量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