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療器械圈子里的人,對邁瑞肯定并不陌生。1991年成立的邁瑞,至今已經成長為了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其主營業務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2019年在全球的醫療器械企業中排名第34位。2019年邁瑞的業績也堪稱穩定靚麗,營業收入165.56億元,同比增長20.38%,歸母凈利潤46.81億元,同比增長25.85%,連續三年保持了20%以上的穩健增長。
? ? ? ?
從地區分布來看,國內的收入達到了95.34億元,同比增長22.27%,這主要是受益于國內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和基層擴容的影響,國內的營收占比也逐步提高,達57.59%;國際市場上營收77.22 億元,同比增長17.90%,其中北美收入16.39億,同比增長10.29%,歐洲收入13.61億,同比增長12.85%,拉丁美洲收入10.51 億,同比增長 27.32%,亞太區收入14.50 億,同比增長27.28%,由此可見,邁瑞海外的增長主要是拉美和亞太地區的快速增長。
? ? ??
?二、三大板塊表現不一,體外診斷最為亮眼
邁瑞的業務主要分三大板塊: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從2019年三大板塊的業績來看,體外診斷業務表現最為亮眼,實現營業收入58.14億元,同比增長25.68%,收入占比達35.12%;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實現收入63.41億元,同比增長21.38%,收入占比38.30%;醫學影像業務實現收入 40.39億元,同比增長12.30%,收入占比24.40%。
?1、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穩健增長? ?
?? ?
該業務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除顫儀等;2019年監護儀的銷量增長了9.47%、麻醉機增長了14.62%、除顫儀增長了34.47%、燈床塔增長了38.44%,除此之外,輸注泵、呼吸機等也有較高增長。其中,監護儀的高端N系列占比迅速提升。? ? ??
?
2、體外診斷業務高速增長
? ? ? ?
體外診斷業務是邁瑞近些年來快速增長的板塊。公司2019年推出的480高速發光機器裝機超出預期,位列全國第一,迅速搶占了市場,帶來化學發光版塊超過70%的高速增長。除此之外,血球類儀器目前國內市占率第一,并且通過高端產品和血球流水線不斷在三級醫院搶占外資份額。該板塊與去年相比,同比增長至25.68%。
? ? ? ?
3、醫學影像業務有所恢復
?
2019年的超聲行業經歷了低谷期,行業增速低迷,主要是由于民營醫院的整頓導致超聲采購乏力,以及政府采購進度較慢,但從季度來看2019年的第四季度超聲市場增速開始有所恢復。目前,邁瑞在國內超聲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三,緊追GE、Philip。高端產品也越來越獲得國際認可,例如Resona系列憑借著優異的圖像性能成功進入了美國十佳兒童醫院“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高端R系列國內增速超過50%。? ? ? ?
目前,公司已經建立了基于全球資源配置的研發創新平臺,設有八大研發中心, 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谷、新澤西和西雅圖。2019年12月開始在武漢新建第九個研發中心,擬創建約2000人規模團隊。? ? ? ?
研發投入的效果如何,我們可以從專利數一窺究竟。2019年邁瑞新申請專利738 件,授權174件;截止2019年底,共申請專利4873件,有效專利2130件。2019 年,公司“一種彈性成像中的位移檢測方法及裝置”專利榮獲第21屆國家專利金獎;“一種超聲成像的方法和裝置”專利獲得第六屆廣東專利金獎;“監護設備及其生理參數處理方法與系統”專利獲得榮獲2019年度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專利獎;“血液細胞分析流水線系統的研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 2019年度深圳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Resona 7彩色超聲多普勒系統獲得第二屆深圳環球設計大獎工業設計類金獎,這也是唯一獲得金獎的醫療器械類產品。?2019年邁瑞也不斷推出新產品,例如亞重癥中央站HYPERVISOR X、中端監護儀ePM系列、新一代AED BeneHeart S/C系列、高端麻醉機A9/A8、高端手術燈HyLED X 系列等等。持續的研發投入,新產品的推出、更新、迭代,以及銷售渠道的拓展,帶來了公司的可持續增長,這也許就是邁瑞的成功之道,也是每一個醫療器械公司值得借鑒的地方。?
結語
2020年開年,一場疫情突如其來,在國人勠力同心、共同抗“疫”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醫藥醫療行業的發展與進步。與2003年那場SARS相比,現在的中國無論是在響應速度還是保障供應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當然今年的這場疫情還是暴露了諸多不足,我們也看到了在基層醫療、重癥醫學等學科建設方面仍需努力。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過后的中國終將越來越強大,疫情過后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終將越來越美好,而在這個過程中,以邁瑞醫療為代表的國產器械企業當自強,把握即將到來的醫療新基建的發展契機,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技術創新進步、產品升級迭代,實現國產品牌的進口替代,走出國內、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