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IPO定價13.88港元,早盤交易期間上漲至26.60港元。董事長鐘鳴持有公司近三分之一的股份,價值達到109億港元,約合14億美元。而前段時間,國內醫械大哥大邁瑞也宣布其全球第二總部已在武漢開建,瞄準微創手術器械市場。
一、微創手術器械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據了解,中國人均接受微創手術的數量遠小于美國。這就意味著,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該領域的發展空間也會擴大。根據相關資料,2019年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的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分別為8,514臺及38.1%,美國分別為16,877臺及80.1%。康基醫療在其招股書中稱,由于在中國進行的外科手術數量不斷增加,用微創外科手術替代開放手術日益盛行以及微創外科手術的可及性不斷提高,預測到2024年,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將分別增至18,242臺及49.0%。
二、康基醫療,國內最大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平臺
康基醫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臺,由創始人鐘鳴先生和申屠女士于04年8月成立杭州康基而開始業務。康基醫療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一整套MISIA,這些器械主要用于婦產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以及胸外科等外科專科領域。目前在中國注冊了41種第一類、13種第二類及8種第叁類醫療器械。公司提供一次性和重復性產品,約86%收入來自一次性產品包括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高分子結扎夾、一次性電凝鉗,其余則來自重復性產品。
康基醫療有一個廣泛的銷售網絡,主要包括向國內經銷商所作銷售,該等經銷商再將產品銷售給醫院及其他終端客戶。公司亦向中國醫院及其他客戶出售少量產品及向海外經銷商及ODM客戶進行銷售。于19年,通過廣泛的銷售網絡,公司產品最終銷往逾3,400家醫院,其中包括逾1,000家叁甲醫院,覆蓋中國所有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以及其他42個國家。
康基醫療稱,中國的MISIA市場有望實現巨大增長,于2024年達到人民幣408億元,自2019年起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7.2%。按銷售收入計,中國的MISIA市場目前由國際廠商主導,但是康基醫療認為,該公司能夠從競爭對手手中獲得市場份額。全球套管穿刺器企業有康美(Conmed)、泰利福(Teleflex)、美敦力等;全球(醫用)鉗供應商包括波士頓科學、Integer Holding等。據了解,康基醫療2018年收入約為3.54億元,2019年增至約5.03億元。歸屬母公司擁有人的凈利潤2018年約為1.47億元,2019年增至約2.06億元。OrbiMed、貝萊德、富達和高瓴相關的基金位居該公司的少數股投資者之列。
三、邁瑞也瞄準了微創手術器械市場
據悉,邁瑞醫療全球第二總部已在武漢開建,瞄準微創手術器械市場。邁瑞醫療發布公告稱,預計武漢生產基地項目及武漢研究院項目的總投資額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前者總投資額預計20億元,后者總投資額預計不超過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邁瑞醫療武漢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骨科植入物及手術治療設備制造、檢驗試劑制造、生物原材料制備、微創手術設備制造等。這并非邁瑞醫療首次提及入局微創手術設備領域。2019年7月11日,邁瑞醫療發布2019年半年業績預告表示,已在內窺鏡手術器械和硬鏡系統方面有所投入,并有一定技術積累,將培育成新的業務增長點。今年4月2日,邁瑞醫療發布2019年年報表示,除了三大產品領域之外,公司正在積極培育微創外科領域業務,目前包括外科腔鏡攝像系統、冷光源、氣腹機、光學內窺鏡、微創手術器械及手術耗材。
結語
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具有手術創口面積小、失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近年來,眾多傳統體表切開手術已被微創手術逐步替代,微創手術器械也已成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內發展較快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