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伊始,北半球進入寒冬,持續低溫給了新冠病毒離體長時間存活必須的寒床。
“大連新增4例無癥狀均為進口冷鏈搬運工”“上海2例確診曾共同進入北美入境航空集裝器”“天津雪糕樣本核酸呈陽性原料系進口”?近期這樣的進口輸入病例報道越來越多,截止17號全球累計確診人數9487萬余人,境外輸入,多點散發,想要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獨善其身,只從境外輸入人員的角度進行隔離顯然遠遠不夠。外來冷凍食品、物品外包裝相繼失守,現在連存放進口物品的倉庫也都淪陷,今年6月以來,已有至少10余省份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這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產品,這可能是國內疫情一個重要源頭。
當前,我國大量生命科學研究試劑以及體外診斷原料來自海外進口,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爆發,體外診斷試劑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帶動上游關鍵原料的市場需求亦相應大幅增加,國外供應商出現了價格上漲或供貨緊張的現象,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大量進口的核心原材料持續順暢供應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再者,隨著北半球冬季到來,冷鏈、進口運輸管道事故頻發,1月13號,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新聞會上指出春節期間物流加大,低溫條件下確實需要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病毒污染引起輸入疫情風險。?
如何確保生物安全,避免海外供應鏈攜帶病毒的風險變成了當前的一個大課題?進口物料外包裝是否可以通過消殺去除新冠病毒?放多久新冠病毒才會死亡?近期有沒有其他進口物料進入倉庫帶來風險?什么辦法才能有效規避風險?種種疑問在各界生物人的腦海里中環繞。規避風險,生物醫療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諾唯贊全產業鏈本地化
諾唯贊在成立之初,就明銳察覺到自主掌握核心技術、主要原材料的戰略意義,堅持從技術創新,基于自主可控的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保障原料自產自足。同時可以快速、高效、規模化地進行下游產品開發,可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科學研究、高通量測序、體外診斷、醫藥及疫苗研發和動物檢疫等領域。諾唯贊堅持從原料研發到生產,牢控質量,確保產品生產安全,建立健全的供應鏈本地化機制,避免“受制于人”。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后,諾唯贊憑借全產業鏈本地化、高品質的醫療器械創新網,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進口貨物存在一定風險。本地化生產可有效規避進口貨物存在的各種風險,無須擔心原料污染、供貨安全問題,諾唯贊作為國內抗疫企業,為構建生物安全保駕護航,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2021年,為了打贏疫情防守攻堅戰,守住今冬明春防控的關鍵時期,確保疫情不出現反彈,諾唯贊人將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持續穩定供應本地化高品質產品,保證春節期間不斷貨。諾唯贊承擔起民族創新企業的責任,科技戰疫,為全球疫情防控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