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對行業背景、紐瓦索(NuVasive)公司創始人Alexis V. Lukianov以及公司的主要收購事件進行探討,下篇將從公司的業務范圍及產品組合、享譽全球的外科醫師培訓和NuVasive脊椎基金會、公司全球業務分布和中國市場業務三方面進行介紹。
五、公司的業務范圍及產品組合
?
NuVasive目前擁有90多個產品,包括通路設備(Access Instruments)、可擴展材料(Expandables)、椎間植入物(Interbodies)、固定產品(Fixation)等四大類。通過不同的產品組合和集成技術,NuVasive能夠提供脊柱前路、后路和頸部微創手術的完整綜合解決方案,幫助治療椎間盤退變、腰椎管狹窄、退行性腰椎滑脫、頸椎間盤退變、早發性脊柱側彎和四肢長度差異等疾病。
?
通路設備(Access)主要包括MaXcess?綜合分切刀片牽引器系統;椎間植入物(Interbodies)包括Cohere? TLIF-O, Cohere? TLIF-A, Modulus? ALIF, Cohere? XLIF1等;可擴展材料(Expandables)包括MOD-EX? XLIF, MOD-EX? PL1等;固定產品(Fixation)包括Reline? Cervical, Reline? One1等。
?
集成技術包括:Pulse platform1 (脈沖平臺),3D Navigation Lessray? (3D導航),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IONM,術中神經監測) 及Bendini? Integrated Global Alignment? (iGA,整體對準平臺)。
?
(圖:Pulse平臺(左)、iGA技術)
?其中,Pulse平臺集成了術中神經監測和導航系統,能使用較小的陣列和運動警報減少誤差和變率。平臺采用基于應用程序的環境以整合脈沖機器人的未來技術,可與市場上的所有競爭系統匹敵。iGA綜合整體對準平臺,使外科醫生能夠自信且可重復地計算、校正和確認最佳的脊柱對齊方式。
?
NuVasive提供的三大類手術綜合解決方案包括:
?
(一)前路(Anterior):
該領域的全球市場機會約為9億美元,為公司關鍵的增長動力。主要產品包括:由Surgical Intelligence?系統提供支持的X360?系統,系統包含XLIF?,XALIF?,XFixation?。
?
X360?系統是一種綜合性的單側臥位手術方法,是脊柱外側手術的領導者。通過在術中采用現代的、侵入性較小的技術,為患者提供特殊護理并節省大量手術時間,同時也提高了OR工作流程和效率。
?
XLIF?技術是通過身體側面進行的最小破壞性外科手術。XALIF?允許從前路進入脊柱前部椎間盤,并為外科醫生提供了清晰的腰椎入路。XFixation?固定術旨在在整個愈合過程中(重新)對準和穩定脊柱節段,從而實現融合。
?
(圖:X360?系統)
?
(二)后路(Posterior)
該領域的全球市場機會約為16億美元,為公司重要的增長動力。主要產品包括:MAS?TLIF、MAS Midline和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
MAS?TLIF最大通路外科手術(MAS?)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TLIF),是一種外科手術程序,旨在通過較少破壞性的外科手術程序,提供脊柱穩定性并幫助患者減輕下背部和下肢的疼痛。MAS?TLIF集成技術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手術解決方案,包括通路、椎間融合、固定、生物制劑和計算機輔助手術。
?
(圖:MAS?TLIF集成技術)
?MAS Midline中線手術是一個椎間融合術的中間方法,切口比 “開放式”椎間融合術小。該程序旨在通過最大程度地減少肌肉破壞,減少術后入路相關的肌肉疼痛,使患者更快康復。
?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為擁有專有表面和結構科技的植入物,用于增強術后融合。主要產品包括Cohere?、 Coalesce? 和Modulus。其中,Cohere?是市場上唯一可用的多孔PEEK椎間植入物,引入了首創的多孔結構,旨在促進骨骼向內生長,同時總體上保持PEEK的生物力學和成像特性,可以在頸椎動態高度范圍內使用,Coalesce?則可以筆直和彎曲,以適應TLIF和PLIF的手術方法。
圖:PEEK植入物
?
Modulus的設計和制造工藝,是將端板孔隙率與優化的體格結構集成在一起,為骨骼的生長提供了完全多孔的結構和良好的環境。與傳統的Ti椎間植入物相比,增強了各種成像方式下的可視性。
?
(圖:Modulus鈦植入物)
(三)頸部(Cervical)
該領域的全球市場機會約為26億美元,代表公司新的增長動力。主要產品包括:C360?產品。
?
C360?通過與世界一流的設計和咨詢外科醫生團隊合作,為頸椎前路和后路帶來全面的、集成的解決方案。C360?集成了ACDF、cTDR和PCF等系統。
?
ACDF系統中使用的頸椎前路鋼板(ACP),為市場上最薄的印版系統,約1.6毫米厚,有助于減少吞咽困難,錯位和鄰近水平骨化。ACP集成了先進的多孔材料、傳統的PEEK和同種異體移植物、生物制劑、Maxcess C牽開器和輔助技術等完整的椎間融合產品,頸椎間盤切除?+?椎體間植骨融合術
?
(圖:頸椎前路鋼板系統(ACP))
?cTDR,采用Simplify頸椎人工椎間盤技術, 具有顯著改善的臨床效果, 能為外科醫生提供包括解剖,生理運動和放射學設計在內的同類最佳關鍵性能。
?
(圖:cTDR)
?PCF是2021年即將推出的下一代后路頸椎固定系統。Reline?Cervical 2建立在Reline固定系統的基礎上。Reline是目前市場上最全面的固定系統,具有多功能性和兼容性。
?
(圖:Reline?Cervical)
六、享譽全球的外科醫師
培訓和NuVasive脊椎基金會
?
作為行業領導者,NuVasive公司MAS平臺和市場上其它產品的本質不同,在于它能為外科醫生定制出安全、可復制的進入脊柱的通道方案,并允許醫生繼續在術中有效使用他們熟悉的設備。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NuVasive在全球脊椎外科醫生培訓上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培訓的醫生既包括初次接觸MAS平臺和產品的醫生,也包括正參加該平臺高級課程的醫生。
?
公司發起的Clinic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臨床專業發展計劃),是公司占領市場的核心戰略。NuVasive的CPD團隊促進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教育計劃,使外科醫生能夠放心地采用NuVasive的方法和手術技術。參加培訓的醫生可以利用NuVasive在全球多地的培訓場所進行現場培訓(包括新的NuVasive西部體驗中心(NEC)、NEC東部體驗中心、歐洲、拉丁美洲的其它培訓中心),也可以在線參加由著名外科醫生提供的虛擬遠程培訓。
?
2017年8月,NuVasive宣布翻新和擴建圣迭戈全球總部的計劃。根據此次擴張計劃,NuVasive將在其位于索倫托山谷(Sorrento Valley)的總部園區基礎上,增加100,000平方英尺以上的面積,使總面積達到約250,000平方英尺。
?
擴建計劃包括翻新園區現有的兩座建筑,并增加第三座建筑。新翻修的總部園區將包括一個卓越的創新中心,集中展示公司最為先進的產品和手術。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科醫生,將在此接受有關NuVasive最新脊柱技術和手術的教育和培訓。
?
擴建計劃還包括:擴大外科醫生教育實驗室,用于外科醫生的現場培訓和教育;建立具有3D打印功能的原型設計設施、先進的生物醫學檢測中心,和一棟新的娛樂設施大樓,包括一個咖啡廳,健身中心和會議空間,最多可容納750名與會者。
?
此外,NuVasive還通過創立的NuVasive Spine Foundation(NuVasive脊椎基金會),為全球醫療服務不足人口提供基金資助。基金會通過向全球資源貧乏的社區派遣醫療人員提供手術支持、醫療設備和必要的資金來實現這一目標。
?
NuVasive脊椎基金會最初的名稱為“獵豹回饋基金會”,由一群NuVasive員工創立。自2009年成立以來,基金會支持了遍布全球近30個國家的1500例脊椎手術,資助的醫生旅行費及產品和服務金額達2450萬美元。
?
七、公司全球業務分布和中國市場業務
?
NuVasive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5家的分支機構,2700名員工,公司總部位于加州圣迭戈。
?
(圖:NuVasive總部)
除圣地亞哥全球總部,NuVasive近年來在俄亥俄州西卡羅爾頓(West Carrollton)新建了一個占地18萬平方英尺的制造中心,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Memphis)建立100,000平方英尺的中央配送中心。
?
同時,NuVasive也致力于擴大其在全球的足跡。公司在澳大利亞、巴西、德國、意大利、英國、新加坡和日本設有全球辦事處。2017年,公司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設了新的國際總部。
?
NuVasive在中國地區的代理為北京英普朗特科貿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主要代理銷售骨科手術產品,現為美國施樂輝(Smith & Nephew)關節產品的北方區總代理,美國NuVasive脊柱產品的全國總代理。
?
2019年1月,公司發布報告稱由于在國家醫療器械抽檢中發現,產品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美國NuVasive Inc., 對其生產的椎間融合器(注冊或備案號:國械注進20153460649)主動召回,召回級別為三級。
??
結語
?
骨科醫械市場是全球發展最為成熟、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長期以來由史塞克、美敦力、強生骨科、施樂輝等行業巨頭主導。NuVasive憑借其顛覆性的創新、尖端的微創技術、經驗豐富的高管團隊,及享有全球盛譽的外科醫生培訓計劃,在短短10多年時間內,從一家行業初創公司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脊椎公司,重新定義了脊柱外科手術市場,其發展經驗值得我們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