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37億收購虧損企業
樂普布局新賽道
7月16日,樂普醫療宣布擬2.37億元收購蘇州博思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思美”)68.43%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博思美自成立以來尚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在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分別為-961萬元和-229萬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博思美期末凈資產為2259.74萬元,交易對價較凈資產賬面價值增值高達950.10%。
隨后,深交所于7月20日下發關注函十問樂普醫療,要求樂普醫療就收購虧損公司的必要性與合理性等問題進行說明。
對此,樂普回復稱,樂普核心藥品和支架已納入國家集采范圍,營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核心藥品銷售價格顯著降低,2020年樂普醫療的藥品制劑業務實現營收28.72億元,同比減少9.91%,對應毛利率同比下滑3.3個百分點。?
而在支架業務上,樂普醫療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報中提到,隨著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的實施,傳統支架業務顯著下降。?
集采的常態化下盈利受阻,對此,樂普在戰略上制定了三個方向:創新、服務(消費)、國際化。?其中在服務(消費)方面,通過控股博思美進入口腔正畸領域,積極拓展醫療消費領域的戰略性投資。
目前樂普正在整體布局齒科行業,通過并購進入齒科正畸矯治器、數字化與專業3D掃描(口內掃描)領域,并自主研發種植牙。
02
平均降價93%后!
這些頭部企業開始布局“新賽道”
去年11月5日,山東吉威、易生科技、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美敦力、深圳金瑞凱利、波士頓科學、萬瑞飛鴻8家企業的10個產品入選首批國家冠脈支架集采。
集采后,冠脈支架均價從約1.3萬元降至約700元,相比2019年,平均降幅93%,在降價和集中采購的博弈下,這8家中選企業雖然獲得了全國市場,但同時也難免迎來了營收的大幅下降。
除樂普醫療入局齒科行業以外,微創醫療、美敦力等械企也開始布局新賽道,尋求多元化發展?微創醫療
?進入2021年,微創醫療加快了多元化布局戰略,目前已覆蓋心血管、骨科、腦血管、外周血管、外科等板塊。?
同時,鑒于消費醫療產業的崛起,微創醫療也布局了醫美賽道,如微創醫美(冷凍減脂)、悅膚達(微針)、子牙醫療(牙科)、視神醫療(眼科)、禾髻醫療(植發)。通過進軍暴利賽道,尋找新的增長點,從而扭轉支架業務的頹勢。?
美敦力
對于醫械航母美敦力而言,多元化布局一直是其重要戰略規劃。
目前,美敦力布局主要分為4大類:心血管、手術及重癥、神經科學以及糖尿病。?此外,美敦力也經營呼吸道與肺部疾病、腦部疾病、消化道及胃腸道疾病、耳鼻喉病、脊柱疾病、泌尿外科類相關器械。
8月6日,更是70億大手筆收購耳鼻喉(ENT)醫療技術公司IntersectENT,將擴大其在耳鼻喉手術過程中使用的產品組合。?
賽諾醫療
集采下活下來的企業勝在多元化布局,單個產品進入集采,轉換賽道依然能繼續加速。而依賴支架單產品的企業就沒有那么幸運。?
近日,賽諾醫療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863.31萬元,同比下降55.44%;實現歸母凈利潤-8154.22萬元,同比減少360.02%。
業績大幅度下降,賽諾醫療表示,因公司在售冠脈支架產品未被納入國家集采范圍,導致相關產品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90.01%,但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等支出并未同步減少,因此利潤大幅下降。
因此,在近期的活動中,賽諾醫療表示將進一步加快國際化市場的布局,加速打造海外本地團隊,提升海外團隊和經銷商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加快新一代冠脈藥物洗脫支架在美、日的臨床試驗和注冊申請以及在歐洲的市場推廣,逐漸加大海外收入占比,平衡國內多變的外部政策風險。?對于賽諾醫療而言,不妨加強多元化布局,未來或可再戰江湖。
03
常態化集采
國產企業優勢凸顯
早在2020年11月,美敦力發布Q2財報時,首席財務官Karen Parkhill曾對“歐洲份額正在上升,中國業務卻出現了下滑”做出解釋——這是由于中國政府對藥物洗脫支架的招標,使得美敦力在中國的業務則有所下降。
并且,她還特別指出,中國本土企業已經占據了冠狀動脈支架市場的80%。
可見,集采加速國產企業進一步搶占市場,起到了絕對的作用。在價格相對較高的進口產品面前,同等功能及質量下,國產的優勢不言而喻。
近日(8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9681號建議的答復。
關于加強進口醫療耗材采購管理避免醫保費用浪費的建議中,國家醫保局表示:在集中帶量采購實施前,我們通過適當渠道了解相關藥品耗材的國際價格,作為重要參考信息。以國家組織集采藥品為例,價格從高于國際價格的兩倍左右下降到與之相當的水平。
這也就說明為什么在冠脈支架集采中,僅有兩家進口企業中選。而這樣的現狀,或許還會復刻到第二輪骨科關節類耗材國采中。
眾所周知,國家集采的背景是醫保承壓,“入不敷出”,其目的是醫保控費。而冠脈支架首輪國采的順利告捷,將節約醫保基金百億元,更加堅定了國家要常態化進行高值耗材帶量集采的信念。
今年6月,第二輪骨科關節類耗材國家集中帶量采購來臨之前,國家八部委還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的指導意見》,未來將從臨床用量、采購金額、臨床使用情況、市場競爭情況以及同質化水平等五個維度納入到高值醫用耗材國采范圍,并且將確保產品質量放在保障措施的首位。
由此可見,集采并不會讓企業出現以質換價的情況。更甚者,集采會使得市場格局重新洗牌,并且加速國產替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