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夏末,新冠病毒已經在意大利北部傳播
8月7日,這項由意大利米蘭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研究者主導的研究在線發表于《柳葉刀》預印本網站上(該論文已經投稿《柳葉刀》雜志,尚未經同行評議和接收)。
?
?
“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2019年夏末,新冠病毒已經在意大利北部傳播。”論文中寫到,與武漢發現的早期毒株相比,這種毒株存在非常明顯的不同!
他們研究了來自156個病例的共計435個口咽拭子、尿液和血清樣本,發現13個病例存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子證據。其中11個病例的樣本采集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間,2個病例的樣本采集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間。
論文說,在新冠病毒核糖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病例中,最早的樣本采集于2019年9月12日。研究人員由此推測,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夏末已在倫巴第大區傳播。
2,新加坡進入“與新冠共處”預備期,計劃分四個階段逐步開放
8月10日,對于剛剛在前一日歡度國慶的新加坡人來說,意義同樣非凡。
從這一天起,新加坡開始執行新的防疫策略,政府不再追求零確診,而是打出了“與冠病(新冠)共處,如常生活”的口號。當天,新加坡共新增53起本土新冠病例。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加坡將分四個階段逐步開放經濟、社交和旅游活動,以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未來。
從10日起,新加坡進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預備期,預計將持續1個月至9月初。在這段期間內,新加坡將對新冠患者的出院條件,以及有關社交活動和旅游的防疫措施進行重要調整,以做好準備過渡至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期。到了9月初,預計新加坡八成的人口將完成疫苗的接種,如果重癥率可控的話,新加坡將會邁入“過渡期A”,進一步放寬經濟、社會和旅游活動。如果疫情繼續趨穩,新加坡將進入“過渡期B”,最終達到與新冠病毒共存的狀態。
3,康泰生物的新型“可維克”新冠疫苗正式開打
據康泰生物今年4月在《中華醫學雜志》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顯示,該疫苗預期保護率超過90%,無3級及以上不良事件發生,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中0-28天免疫程序疫苗組的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為131.7,為康復者血清中和抗體GMT49.7的2.65倍。整體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安慰劑相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優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用于18周歲以上易感人群,接種2劑;2劑之間的接種間隔建議≥28天。第2劑在8周內盡早完成。
4,揚州448例,重癥和危重癥高達35例,多與高齡以及未接種疫苗有關
8月11日,揚州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8月10日0-24時,揚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4例(其中輕型13例,普通型41例,沒有重型、危重型病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448例,在定點醫院治療447例(其中輕型73例,普通型339例,重型23例,危重型1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0例。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10日24時,揚州確診病例中已出現23例重型、12例危重型,重癥總數占全國一半以上,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關專家認為,老年人成為本輪疫情中的高危群體值得關注,既折射了疫情防控舉措的不足,更需要盡快提檔升級。
據了解,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疫苗率偏低,也是重癥高發的原因之一。“許多老年人本身患有的基礎疾病,就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癥。”江蘇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吳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