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發出了一則預告,發布一款名為「閱片寶」的智能醫療影像系統,該系統可將二維黑白醫學圖像自動轉換為三維模型,模擬手術刀操作,便于術前計劃,并具有遠程會診功能,讓千里之外的醫生也能實時互動查房, 據了解,該系統由華為和維卓致遠共同打造,已在北京301醫院投入使用。
據悉,在華為云市場上已有一款名為閱片寶的Windows軟件,服務商為北京維卓致遠醫療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據網站介紹這是一款臨床三維閱片系統,提供臨床醫生常用的二維、三維閱片和遠程會診功能,非常適合于院間、院內和科室內的教學查房、病例討論、遠程會診和醫患溝通等臨床應用場景。
與這一介紹相比,即將發布的版本增加了模擬手術功能,華為發布的影片預告也提到醫生可自主調控觀察內容,還能模擬手術刀切開看內部的結構!
增強現實是醫學領域一個大熱的板塊,市面上的很多遠程醫療產品,其實和普通視頻聊天并沒有太大區別。有了增強現實技術的加持,可視才能夠轉變為可操作。
維卓致遠是一家致力于3D數字處理技術與3D場景共享技術在醫學精準可視化領域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就與華為合作打造了一款便攜式無接觸實時交互系統。這款系統最大的創新之處是實現了增強現實(AR)的遠程醫療,能夠達到“毫米級別”的醫療操作。
而華為具有先進的5G和電子終端技術,持續不斷的在遠程醫療的方向探索。兩家公司的合作可稱之為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是信息技術推動醫療創新的又一體現。
閱片寶會有啥功能?
目前,偉卓致遠主要擁有四款基于MR技術(混合現實)的醫學可視化產品:星影、星圖、恒星導航和星云。它涵蓋了術前圖像診斷、手術規劃、術中導航和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
Star shadow是一個基于混合現實的3D圖像顯示系統,用于電影閱讀輔助參考。我們可以試著從這個產品中推斷出即將推出的平板閱讀寶可能有哪些功能
將圖像數據導入星影系統后,系統可以自動進行三維重建,進行圖像智能分析,然后將重建的三維圖像直接渲染到Microsoft hololens眼鏡上。
借助hololens眼鏡,醫生可以通過這些操作對全息圖像中的組織結構進行縮放、旋轉、移動、調整顏色、改變透明度等操作,醫生可以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病灶與周圍組織的空間位置關系,有效提高空間感知能力。用戶可以在立體圖像數據上驗證手術路徑和模擬植入物的放置,有利于手術方案的規劃和實施。在培訓和教學中使用星影顯示交互式模擬場景可以縮短醫生的生長曲線。
星影系統以體繪制(或稱體素渲染)技術為主,無需前期復雜的圖像分割和重建過程,使用流程只比傳統的PACS 影像工作站多了一個步驟 —— 點擊“全息渲染”按鈕,就可以把 3D 窗口內的體繪制影像變為可以自由擺放到真實世界中的全息影像。具有用時短、簡單易學、應用范圍廣等優勢。
基于星影的診療方案可視化演示,醫生可以更直觀清晰地對患者進行講解,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概率。
星影允許多人同步觀看相同的數字場景,如同實體教具一樣直觀易懂,幫助年輕醫生更好的理解手術,提升專業技能。
數據完全在醫院的局域網內傳輸,無延遲,體驗流暢,不接互聯網,保證數據的高度安全部署簡單,只需要一臺影像工作站和一部混合現實眼鏡即可完成。
維卓致遠是國內率先將混合現實技術應用于醫學領域的公司。目前已經在包括協和醫院、301醫院在內的國內外百余家大型醫院完成了近千例智能醫療和混合現實技術的醫療器械創新網,有50多項手術應用屬于國際首例報道。
在偉卓智遠的技術支持下,“混合現實(MR)技術+機器人”首次臨床運行在中國,這項研究在解放軍總醫院泌尿科成功完成。混合現實技術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案例帶來了醫學混合現實(MR)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和應用階段,北京偉卓致遠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從事三維醫學研究已有十多年的歷史。
3D+手術機器人
這家公司不簡單
團隊與中國30多家三大醫院進行了深入合作,涉及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等15個臨床科室。已成為中國三維精確可視化醫學領域的領先者。體外致遠的產品和服務已在醫患虛擬現實通信、術中導航、遠程會診、遠程手術指導、手術方案規劃等領域被多家三級甲等醫院應用,模擬手術和術前討論。偉卓智遠擁有一支由國內三大醫院臨床專家牽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牽頭的“醫工結合”核心團隊。
創始人魯通是301醫院,專業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博士,第四軍醫大學,專業臨床醫學學士。
核心團隊由開拓機器人核心算法的領軍人才、國內外醫學影像專家、數十位擁有20余年豐富臨床經驗的全職醫學專家組成。
公司還致力于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除骨科創傷復位機器人以外,公司研發管線中的脊柱導航手術機器人、關節導航手術機器人在今年將陸續進入臨床試驗,由此實現對骨科領域的全線產品覆蓋,同時公司也和多個國內頂級三甲醫院合作,研發神外、頜面外導航手術機器人、口腔種植機器人等,預計在未來1-2年內陸續推出,進入市場。
華為繼續擴大醫療布局
華為對醫療領域的布局主要體現在智慧醫院、區域公衛信息化及分級診療三個方向,并基于華為的全棧式云、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核心底層,實現患者、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及醫療器械間的互動。
在現實交互方面華為還同艾迪普展開了合作。
華為舉辦了數據存儲用戶精英論壇,在此次論壇上展示了華為與艾迪普共同打造的MR數字交互解決方案。
用戶可以通過數字內容制作工具將三維立體模型、圖文信息等各種虛擬內容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并通過手勢、觸控等交互方式對模型進行縮放、旋轉等操作,增強遠程協作的臨場感和互動感。
該計劃適用于醫療、教育、工業和金融等不同行業。例如,在醫療行業,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將根據CT掃描數據形成的三維圖像直觀地顯示在眼前,實現兩地同步360度顯示,可以分解顯示肌肉、組織、器官或骨骼的細節,在醫療器械方面,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改變經營范圍,增加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銷售后,華為再次將其業務范圍從銷售醫療器械(二類醫療器械)擴大到開發、生產和銷售醫療器械(一類、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同樣再次涉及了醫療器械領域。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申請的腕部單導心電采集器拿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10月30日搭載了這款技術的HUAWEI WATCH就正式發布了,成為華為首款獲證的智能穿戴醫療設備。
華為又有四款產品進入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通道。公告顯示,華為公司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心電分析系統、心率失常分析系統、腕部單導心電采集器4個醫療器械產品進入了優先審批程序公示。
遠程醫療方面,從5G早期試驗開始,5G推動醫療變革的巨大潛力就頗受關注,涉及的場景包括遠程診斷、遠程手術等。
在華為參與的國家遠程醫療中心項目中,為抗擊新冠疫情而設計的遠程診斷系統已于2021今年年初建成。該系統覆蓋18個市、108個縣的147家醫院。
該系統還能夠在偏遠地區獲得高質量的醫療資源。2019冠狀病毒疾病患者可以在隔離病房進行遠程檢查,并與COVID-19專家進行在線討論。通過該系統,鄉鎮、市縣的患者和醫療機構可以向大型醫院尋求幫助,從而提高當地醫院的應對能力,降低轉診引起交叉感染的風險。華為在醫療領域也專注于云計算。目前,華為云可提供五種產品:醫學影像診斷解決方案、生物醫學解決方案、慢性病護理解決方案和遠程醫療解決方案。目前,“華為云”在醫療領域的具體研發成果包括DLI基因測序解決方案,云宮頸癌病理科AI分析解決方案等AI產品,隨著5g的祝福,醫療與健康的融合進一步深化,互聯網巨頭正在給醫療領域帶來一個漸進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