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作為人類感知外界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衍生的醫療產業是市場公認的黃金賽道,而遺憾的是無論眼科器械還是藥物領域,國內有競爭力的創新平臺公司嚴重缺位。
愛博醫療是最有潛力的賽道選手,公司在“眼科器械大平臺”戰略目標的驅動下,正馬不停蹄的向前奔赴;近期愛博醫療的動態和布局,也讓市場看到了管理層的進取和未來更多的增長亮點,本文就此來做一個梳理。
12月14日,國內眼科醫療設備行業頭部企業圖湃醫療宣布完成2億元B輪融資,由愛博醫療、復星健康聯合領投,瑞華資本、源慧資本跟投。
近日,愛博醫療與圖湃醫療達成新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眼視光領域開展“設備-耗材”的臨床學術合作,共同推動眼視光領域的技術進步。
一、尖子生圖湃影像,愛博醫療“投資+戰略合作”占位
對國內兩大專科連鎖龍頭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熟悉的投資者都知道,口腔醫院的連鎖擴張依賴牙科醫生,而眼科醫院連鎖擴張則是更依賴于醫療設備。
眼科器械又可分為設備與高值醫療耗材,盡管市場耳熟能詳的人工晶狀體、OK鏡等耗材已經有部分國產廠商嶄露頭角,但殊不知,眼科核心中高端設備仍然被進口產品壟斷,鮮有國產企業涉足。根據多省的進口產品采購目錄,有很多眼科設備沒有國產或質量難以達到進口標準。
看一組數據:按照銷售金額計算,進口眼科設備供應商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驚人的98%。即便按銷售數量計算,該比例也達到了95%。
國內每年眼科醫療設備的銷售額約為150億,飛秒激光、眼科手術顯微鏡、光學生物測量儀、眼科OCT、超乳玻切機、超廣角眼底相機這六大品類的銷售額占比高達75%。
圖湃影像無疑是眼科設備研發領域的“國產尖子生”,其成立之初就圍繞全線高端眼科醫療設備及核心光電器件進行自主研發和生產制造,4年即完成了5輪融資。
眼科診斷類產品 —— 眼科OCT,即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應用在視網膜疾病、黃斑疾病、青光眼等疾病的診斷,具備較強的臨床應用價值。由于OCT產品對于光學設計和算法要求高,目前國產廠商中僅有個別品牌性能可以達到國際第一梯隊,圖湃就是其中之一。
圖湃的核心OCT產品“北溟·鯤”,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商用的40萬次掃頻OCT,在掃描速度這一關鍵指標領先同類產品一倍以上,成像的掃描長度、深度、軸向分辨率均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圖湃影像眼科OCT產品2021年9月份正式取證銷售,目前試點醫院已超過150余家,包含國內大多數頂級三甲醫院。在該產品價格持平甚至略高于進口主流產品的情況下,僅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已實現終端數千萬元銷售額,國內市占率達到5%。
由此能夠看出圖湃影像的研發能力和未來的成長潛力,愛博醫療作為國內眼科高值耗材龍頭,投資圖湃不僅能獲得財務收益,同時雙方還能夠在產業上相互賦能(器械研發、銷售渠道),實現雙贏。
早在2020年,雙方就一起成立了愛博圖湃,主營業務是眼科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并聯合開發了ET-1000眼視光綜合分析儀,助力上市公司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愛博、圖湃兩者共同的股東也提到:兩者的合作將主要圍繞愛博醫療角膜塑形鏡驗配方面開展一些合作,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二、離焦鏡,控制屈光不正的新藍海市場
OK鏡、低濃度阿托品雖然是目前全球眼科學界公認矯正近視的兩種最佳手段,但越來越多的試驗數據驗證表明,離焦鏡也將成為矯正近視的重要治療手段。
離焦鏡片外觀與普通框架眼鏡一樣,不入眼,相較OK鏡具有便攜性,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人眼主要用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來視物,但周邊視網膜比中央視網膜范圍更大,神經元也更多,普通單光鏡片只能使中心視力處的物像投影在視網膜上,但其外圍卻投影到了視網膜后方,形成周邊遠視性離焦。可能導致眼軸增長,近視度數加深。
離焦鏡片的原理則是通過特殊光學設計,不僅使中心視力處圖像投影至視網膜上,且使外圍投影到視網膜上或前方,形成周邊近視性離焦,控制眼軸增長。
據香港理工大學的一項臨床試驗表明:近視離焦眼鏡控制近視度數增加效果高達59%,控制眼軸增長效果高達60%。
2021年10月20日,愛博醫療發布全新微透鏡漸變離焦鏡片,產品采用專利B.C.M.D.仿生復眼技術,全鏡面分布千級微透鏡陣列,可提供更大的周邊離焦面積,實現更好的近視控制效果,公司在屈光不正矯正器械領域又多一重磅大單品。
目前國內離焦框架鏡市場規模約200萬副/年左右,如果按2000元一副計算,終端市場規模達400億,如果粗略估算廠商的出廠價在15-20%,那么出廠口徑在60-80億;國內目前市場競爭格局較好,僅2款微透鏡陣列設計的鏡片“新樂學”“星趣控”,愛博的競爭對手不多,如果保守按20%的市占率、35%凈利率計算,那么離焦鏡業務遠期至少能給公司帶來4-6.5億的凈利潤。
當前國內離焦框架鏡的滲透率仍很低,未來隨著更多臨床證據的出現,及消費者認知的提升,終端市場需求有望迅速增長。
這或許是一個比OK鏡更大的市場。
三、眼科器械賽道里的微創醫療,未來是星辰大海
在愛博醫療A股上市之初,市場曾有三大質疑,一是對于主力營收產品人工晶狀體集采影響公司業績增長擔憂;二是昊海生科收購全球晶狀體上游材料最大供應商,擔憂其存在“卡脖子”的風險;三則是銷售能力的問題,OK鏡能否迅速放量。
如今這些疑問都煙消云散,集采目前并未對公司造成負面影響,反而促進公司國產替代進程實現以價換量;晶狀體材料公司選擇了自主研發攻克,目前已有部分材料實現自產(未來將全面轉為自產);OK鏡業務層面,公司在上市后也走出了優秀的增長曲線。
另外可以看到,愛博醫療在眼科器械的產品布局是越來越多,分為手術類和視光類產品兩條主線,除了已有的手術領域人工晶狀體、視光領域的OK鏡外,另外還有離焦鏡、彩瞳、ICL等多款潛在重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