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里,直覺外科公司的后視鏡里,始終都沒有出現過追趕者的影子。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出類似產品來和“達芬奇”抗衡?答案是專利保護。在美國專利局的數據庫里,達芬奇手術系統擁有相關專利2000多項,包括多自由度手術機械臂、前端手術器械、三維立體視覺定位、人機交互等等,幾乎覆蓋了現有同類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所有技術保護點。以“達芬奇”的柔性機械手為例,從第一代產品開始,就引入了“腕關節”的概念,使其具有上下、前后、左右、旋轉、開合以及彎曲等7個活動向度,且每個關節的活動范圍都大于90度,超出人手的極限。這基本上都是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必須采用的通用設計,但因為直覺外科提前申請了專利保護,大量后來者無法采用上述設計。在找不到更好替代方案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等待“達芬奇”的專利有效期結束。根據美國法律,專利期限從授權日開始生效,有效期為20年。“達芬奇”所涉及的2000多項專利,最早一批申請于1997年,其它專利也將在這幾年陸續到期。也就是說,時至今日,希望模仿“達芬奇”的公司才真正看到了希望。?Hugo??機器人控制臺有市場數據顯示,預計手術機器人市場從2018年到2023年,將以22.7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0億美元,配合輔助設備和耗材,未來將形成萬億的產業鏈。這塊巨大誘人的蛋糕,不知道有多少國家和公司都想分到更多的份額。美敦力、強生、史塞克等一眾國際器械巨頭早已摩拳擦掌涌入這一領域。其中最具看點的是美敦力Hugo??機器人,在拉美和亞洲首個泌尿外科和婦科手術完成之后又獲批CE,未來兩年內可能獲批FDA,Hugo RAS系統目前只存在兩個了泌尿科和科婦手術領域,有望成功搶奪10個市場的54%,腹部、結直腸等領域也將提出申請認證。強生公司宣布將其 Ottava 軟組織手術機器人的開發推遲兩年,以在該領域與Intuitive競爭,該消息也是在美敦力因其 Hugo 解決方案獲得 CE 標志之后發布的。在國內,隨著國家對醫用機器人政策以及資本加持,國內手術機器人從達芬奇相對薄弱環節切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1月6日,手術機器人平臺公司精鋒醫療宣布完成超2億美元C輪融資簽,據了解,精鋒醫療是國內唯一一家、全球第二家同時掌握單孔手術機器人及多孔手術機器人技術的公司,“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已于2021年4月獲得通過,即將進入注冊臨床試驗階段,產品上市后將用于泌尿外科、胸外科、婦科等典型手術治療。術銳手術機器人的蛇形手術臂術銳手術機器人企業11月2日宣布完成B+輪戰略融資,由全球領先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獨家投資。不同于市場上及研發中的多數手術機器人針對多孔術式,術銳從單孔切入,產品能夠在實現單孔術式的基礎上,推廣至多孔和經自然腔道的術式。相較于達芬奇單孔機器人需要單獨購置,公司單套系統可以同時滿足單、多孔需求,減輕醫院支出成本。最近有關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報道蜂擁而至,措辭“挑戰、對標、超越達芬奇...”極具挑釁,有如兵臨城下搖旗吶喊之狀,這也側面反應覬覦手術機器人賽道而涌現的一批后起新秀之火熱。虎狼環伺下,僅憑一款達芬奇系統傲視手術機器人市場二十年的直覺外科明顯感到的悠悠危機感。03